母校在心中——怀念梁山一中老校区
作者:张思国
浏览数: 38017
发布:2022-08-01
在外漂泊久了
又是一年毕业季。近段时间,我为母校——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梁山一中)的一名考生以高考665分被北京大学录取而激动不已……不论离家乡多久多远,我的目光始终关注着母校的一点一滴,我的心始终与母校连在一起。
母校创建于1951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水泊梁山脚下,是一所具有七十多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校。2020年5月,母校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老校区成了永远的回忆。近年来,我为母校取得的教学成就倍感高兴和骄傲,但在心底对母校老校区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与失落成为了乡愁的“重头戏”,就像失去了青春心灵的家,常常梦回高中时光。
我于1989年入梁山一中就读高中,1992年毕业、年底应征入伍。在外漂泊30年,每次回乡探亲总是来去匆匆,但路过母校大门时总是禁不住多看几眼。回首往昔,高中生活场景仍历历在目、心潮澎湃,留在了我的记忆最深处和心底最软处——那是青春美好、憧憬人生梦想的三年,也是充满迷茫、探索人生目标的三年,更是努力拼搏、奠定人生基础的三年。
母校承载了我们无尽的欢笑和汗水,给了我们明天更美的梦想。记忆中的母校,一进学校大门,东西两边各一排红砖瓦房,是老师办公区;再向北,东西各一幢三层楼的教学楼,东一幢是初中部,西一幢是高中部;再往北是大操场,大操场东侧由南向北依次是教职工家属生活区和学生宿舍区,大操场西侧由南向北依次是体育器材仓库和田径训练场、食堂等。
怀念母校和那个感情最真挚的年代,更怀念我们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光,老师教学敬业负责、学生学习自觉刻苦。我高中三年一直在一班,班主任是教英语的王老师。那时王老师虽然年轻,但一直秉持“严是爱、松是害”的理念,每天坚持“教室、办公室、家”三点一线,紧紧盯着我们学习并随时解疑答惑;教语文的鲍老师虽然带点外地口音,但讲课时抑扬顿挫经常引得满堂喝彩;教数学的叶老师娓娓道来,讲解逻辑关系透彻明了;教地理的赵老师胸怀乾坤,似乎地球就在他的手掌之中;教历史的田老师全神投入,带领我们在世界文明历史长河里遨游……多少次梦回高中课堂,但这一切只成了美好的回忆。
高中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决定人生发展方向的驿站,存储了人生最深刻最美好最闪亮的一页。鲁迅先生说,有些人毕生追求的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当生命完结的时候,有些人得到了毕生追求的,有些人却失去了与生俱来的。那个年代,城镇和农村户口区分明显,参加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最重要的机会,每个学生渴望高考,也害怕高考。考上大学,意味着城镇学生能走上更高平台、获得更有作为舞台“入场券”,农村学生能跳出农门、获得城镇户口“铁饭碗”;考不上大学,城镇学生安排工作“吃国粮”,农村学生依然回家“修地球”。大家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终于迎来7月7、8、9号的高考,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前几天学校放假,城镇学生家长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孩子减压鼓劲;农村学生把住校生活用品带回家,到酷暑烈日下干点农活减压励志,尽力帮父母减轻一些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农村同学为高考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们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和记忆,但那么低的高考升学率也只是让少数农村学生改变了人生。虽然我们怀念母校和青春时光,但回忆起那时高考“黑色的七月”,至今仍心有余悸、百味杂陈。
苦难铸就人生。与当时全国大多数县城中学一样,母校教学条件是比较简陋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住校的学生来说,生活条件更艰苦一些。在学习方面,绝大多数同学很自觉刻苦,晚自习熄灯后点上蜡烛再熬夜学习,哪怕身体不舒服或生病了,也不敢休息,能硬扛就扛着,生怕把课程落下了。
在就餐方面,住校学生通常每周日下午回家一趟,拿换洗衣服,带几罐头瓶咸菜,每两三个月把小麦送到学校指定的面粉厂领取收条,然后凭收条到学校司务长处换馍票和买菜票;学习紧张没时间回家,就由家里人送或请亲友捎带。就餐时,学校食堂大门口里侧一溜摆着七八个敞口大汤桶,人多根本来不及排队,直接拿大搪瓷茶缸子在汤桶里舀,汤水越往后越浑浊,最后牙碜到不能喝,实在没办法就去食堂的蒸馍房打点又苦又涩的蒸馍水……所以我们当时最担心害怕的就是最后一节课的老师“拖堂”。那时候,校园有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伴随着早读和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冲出各个教室的学生涌向各楼梯口,迅即在教学楼后汇聚成就餐队伍,旋风般地穿过大操场冲向食堂,力求争得第一批次最干净的汤水,然后再去食堂窗口买饭菜。食堂门前的空地上有教职工的亲友卖炒菜、面食等,虽然只有几毛钱一份,但大多数农村同学吃不起也舍不得买。
在住宿方面,通常是同班的20多个男生住一个大房间宿舍,室内昏暗的灯泡,两排共十多张双层铁床,靠近门的有限空地上还挤压压地放着10多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一张空床上摆放着搪瓷茶缸、碗筷等餐具和大小不一、高高低低的罐头瓶(装的咸菜)。卫生条件也不咋地,冬天个把两个月不洗澡是正常的。晚上就寝后,磨牙的、说梦话的、打呼噜的……老鼠欢快地吱吱乱窜,混杂着臭脚丫子味的污浊空气,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高中毕业至今,我在外漂泊打拼30年,历经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沟沟坎坎,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正是高中三年艰苦的求学时光磨砺了我自立自强的坚强意志、培养了我浓厚炽热的家国情怀、锤炼了我团结争先的进取精神,使我勇于面对和克服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挫折,勇攀人生高峰。
师恩难忘,同学情深。母校老校区记载着我们的青春与汗水、激情与梦想,珍藏着老师恩同学情,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虽然那时的母校教学条件简陋,但那时的天空很高很蓝,那时的我们很羞涩很阳光,心里干净得像金秋的蓝天。我们青春的脚印留在了母校的小路上,青春的影像留在了母校的教室里,青春的欢声笑语留在了母校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拥有了人生第一笔由知识、品格和信念构筑的精神家园,打牢了做人干事创业的扎实根基。高中毕业后,我从军18个春秋,后来转业到没有硝烟的纪检监察战线12个岁月,始终牢记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情谊,忠诚干净担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路。我坚信,无论我将来走多久走多远,岁月会改变我外在的一切,但永远改变不了我对母校无限的感恩、怀念和祝福。我会继续填写好人生的履历表,交出事业的优秀答卷,为母校争光、为家乡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