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纠风惠民得民心
江西宜春:纠风惠民得民心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纠风工作的根本,结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市大力开展“纠风惠民”行动,坚决还利于农,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赞誉。
贴民心——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
强农政策、惠农资金,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点多线长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确保不漏掉一项惠农政策、不漏掉一笔涉农资金、不漏掉一户乡村农户,该市对近几年来中央、省下拨和市县配套的包括扶贫开发资金、自然灾害救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等涉农资金,开展全面普查。该市在行动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涉农部门和单位组织精干队伍,根据财政部门梳理统计的涉农资金总额为依据,采取追根溯源的方法,对项目、对文号、对资金、对去向,逐一开展自查自纠。全市共成立了80多个督查组,先后抽调干部2600多人次,进村入户,明查暗访,督促检查。为防止少数部门自查自纠不到位,该市以村(组)为单位,制作公示栏,对所有涉农资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张榜公布,让群众来核实、监督。并建立“问题台账”,对全市各地各单位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都在台账上“挂号”,下发整改通知书,实行问题“消号制”,问题不解决,决不从台账上“消号”。全市共检查涉农资金20余项23.24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4.17万份,共查出资金滞留、挪用、侵占等问题194个,涉及资金22942.48万元,全部整改到位;补发农村土承包经营权证1.53万份;查处涉农案件9起,其中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基本达到了“被截留的钱流下去、被挪用的钱追回来、被贪污的钱吐出来”的目的。
暖民心——开展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中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问题,该市开展了城乡低保资金发放情况专项治理,采取排查、整改、查处、建制、公示的方法,重点对2009年以来城乡低保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清理。全市共取消不符合享受城乡低保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0210人,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1091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同时,实行“三级评审三榜公示”制度,即村级评议、乡街审核、县级审批及评议、审核、审批结果张榜公示,建立了基层干部及其亲属享受低保待遇备案制度,对全市所有享受城乡低保的基层干部及其亲属进行了登记备案,取消了3992名基层干部亲属的低保待遇。制作永久性公示栏2000余个,张榜公布对象30000余人。
顺民心——开展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建房逐渐增多,一些部门和地方也出现了乘机乱收费的问题,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为此,该市对农民建房收费进行专项治理,严查违反规定擅自设置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保留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借农民建房审批,搭车收费、变相收费;搞强制服务、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或只收费不服务;违反法定程序滥施处罚、以罚代管、以罚代批以及其它在农民建房审批过程中乱作为等行为。
通过专项治理,全市共清查出2009年以来各种违规收费、处罚1.1亿元,清退544万多元,收缴国库8355万多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2790万多元。共撤销不符合国家政策和省市文件规定的文件5个,停止农民建房相关收费、处罚项目11个,制定下发了《宜春市农民建房用地报批程序》等规定,从制度上杜绝了向农民建房乱收费行为。(周小剑 陈娟)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