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审计局“三个规范”建章立制提效能
今年来,射阳县审计局扎实开展“质量、效率、效益年”活动,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提质量、促效率、增效益的有效支撑,把制度管理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重要节点,通过规范建章立制推进审计工作科学管理,促进了审计效能提升,全年预计实施财务审计项目26个、工程审计项目150个左右、评审工程项目40个左右;查出问题资金12.75亿元,审计或评审工程总额24亿元左右,节约财政资金或减少预算支出4.2亿元左右;移送案件线索8件,县纪委已立案处理3件,县检察院已立案处理1件;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52条,被县领导批示11条,促成县政府规范性文件3件,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一是规范竞争审计制度。健全和完善审计机关主导、中介机构补充的工程审计经验,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工程审计方法,加强工程审计管理和中介机构管理,促成县政府出台《工程项目决算审计和预算评审竞争操作办法》《关于合作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的管理办法》《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3份文件,加强工程审计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工程审计效率和质量。今年底,预计审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150个左右,完成送审金额17亿元左右,节约政府投资3亿元左右。
二是规范审计整改制度。把审计整改工作作为推进“质量、效率、效益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从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报告机制、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督查机制、审计整改责任追究机制和审计整改公告制度等五项机制入手,着力构建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审计整改规范化、制度化。每季度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召开一次的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县政府组成部门全部参加,集中研究解决审计整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督办指导和推动做好整改工作,形成协作协调的审计整改工作整体合力,整改落实率达到100%。
三是规范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审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立和完善了以“上下联动、动静结合、交叉监督、责任追溯”为主要内容的审计质量“四控”体系,对审计工作的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多方位、广覆盖的质量控制。加强审计审理工作,工程审计复审比例达10%,财务审计项目全部进行复审。及时清理和完善《审计质量监督办法》《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和《历史责任质量追究办法》等质控制度制度,服务和保障依法审计,促进审计效能管理。出台《案件线索移送管理办法》,着力规范案件线索移送的程序、原则、对象和范围。发布审计报告98个,审计决定90个,审计结果公告14个。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在县政府网站、射阳报发布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及安排建议,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干部群众监督。(薛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