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科长不归路——上海市金山区审计局原科长金松盗窃、诈骗案查处纪实
1. 精研细查弄清真相
“金松欠下巨额债务,现在失踪了!”
2012年3月30日,金山区纪委接到报告称,金松在半个月前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这几天没有上班,现已不知去向。金山区纪委非常重视,立即组成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展开调查。
调查人员了解到,已经陆续有人到单位找金松讨债,根据掌握的情况,金松“借款”金额已高达几百万元。同时,调查组接到法院的通报,有数名债权人将其诉至法院,状告诈骗钱财。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金松很可能是因为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而潜逃了。
金松是国家公务员,有过十多年教师经历,家庭殷实,妻贤女孝。这样一个有着小康生活和美好前景的人,怎么会欠下那么多钱呢?
调查人员分头找债权人了解情况。据债权人反映,金松于2011年11月,以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蒋某借款50万元。于2012年2月向顾某以办事为由先后两次借款66万元。随着调查的深入,持有金松借据的债权人越来越多,到2012年4月20日,已经查明金松借款的数额累计高达540万元。
调查人员将初步核查情况向公安、法院和有关部门进行通报,进一步弄清金松的资金往来和活动情况,和其他部门紧密协同,扩大侦查范围全力查找金松的去向。
通过银行对账单,发现金松在两年间的资金往来非常频繁,而且数额巨大。仅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7个月时间内,账户金额的资金流量竟高达1300万元,而且有大笔资金在澳门消费的记录。公安刑侦部门提供的金松出入境记录让调查人员大吃一惊,金松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两年间,出入境记录竟高达174条!通过这些情况的综合分析,调查人员初步认定,金松很有可能参与境外赌博并涉嫌诈骗钱财。
2. 密切协同联手追逃
金松的不告而别让众多债权人一度情绪失控。一位债权人借给金松的30万元原本是要给儿子出国留学用的,现在看到血本无归急得要自杀。
调查组分派得力人员和金松的妻子何芳(化名)谈话,讲清利害关系,要求配合调查组联系金松,劝其回单位向组织说明情况妥善处理。
2012年4月18日,金松终于有了消息,他在电话里表示,由于担心债主逼债不敢回来,而且还向组织提出提前退休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一些债权人到公安机关报案,走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金山公安分局接到群众的报案后,立即启动刑侦手段,对金松进行网上追逃!
就在调查工作初露端倪的时候,2012年6月19日,金山区纪委接到浙江省湖州市纪委的通报,金松因涉嫌盗窃车辆被当地警方抓获,现羁押在湖州市看守所。
调查人员立即赶往湖州提审金松核查事实,试图揭开真相。
原来,金松流窜到浙江省湖州市,于2012年5月24日夜,假冒车主以丢失钥匙为由找来开锁公司的锁匠为其打开车锁,盗窃了一辆现代牌轿车,6月2日又以相同手段于江苏省无锡市盗窃一辆马自达牌轿车。
调查人员与金松的正面交锋进展得并不顺利。金松具有较强的反审查能力,对所犯违纪违法事实一概予以否认,捏造事实百般抵赖。对涉嫌诈骗的事实辩解是民事借款不是诈骗,对盗窃的车辆则辩称是债务人抵债的车辆拒不承认盗窃事实,对频繁出入境辩称是去澳门旅游,拒不交代参与境外赌博的事实。
3. 查寻铁证突破防线
调查组召开由公安、检察院和法院共同参与的案情分析会,对金松违纪违法的情节逐一剖析。对金松一概否认的事实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查找无可辩驳的有力证据,试图打开金松的心理防线。
调查人员决定从金松银行资金往来流向入手,深入调查金松借款后的资金流向,从调查金松交代的债权人寻找突破口。调查人员马不停蹄地再次走访金松的债权人了解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调查人员查明,从金松每次借钱后的资金流向看,一部分被其直接汇到澳门某团体赌博组织账户内,一部分直接在澳门消费,还有一部分被用于“拆东墙补西墙”。
调查人员向被金松盗窃车辆的车主进行了细致了解,对其中一辆车的前车主也进行了核对。事实证明,三位车主与金松没有任何关联,并非金松所谓的抵债之说。
在掌握了大量有说服力的证据以后,2012年7月20日,调查人员再次到湖州提审金松。
在证据面前,金松不得不交代了多次赴澳门赌博,先后输了近千万元人民币,欠下巨额赌债的事实。为偿还赌债和筹集赌资,金松编造各种理由,先后向同事、同学、朋友和小额贷款公司“借款”20余次,还有600余万元尚未归还。在债务到期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他想一逃了之。在流窜期间,又伺机盗窃了两辆轿车。
金松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公务人员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金山区纪委、监察局按照有关程序给予金松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
2012年12月21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诈骗罪一审判处金松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责令金松限期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办案者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金松的沉沦和堕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金松本人思想滑坡、是非不分,精神萎靡、不思进取。调查人员了解到,金松平时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平平,热衷于迎来送往、吃吃喝喝。经常编造各种虚假理由请假外出,仅在2011年1年间就旷工达40余天。金松身为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贪图享受追求金钱,一步步地滑入了犯罪的泥潭。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两年间,竟私自出国(境)达87次,平均每月3.6次,其中绝大部分是出境参与赌博。
家庭和所在单位监督不力疏于管理,也是金松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人员了解到,金松的妻子对金松在外的工作、交友、参与赌博等情况从不知情,从不过问,从不管束。单位领导对金松的作风散漫疏于监管和教育,致使金松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坑蒙拐骗为所欲为。金山区纪委监察局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了金松单位分管领导失察失管的责任。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假如金松家人和单位领导切实负起了监管责任,在发现金松有违规越矩的苗头时即当头棒喝,打好组织管理和家庭管理的组合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控,那么金松就可能不会走上不归路。
教育和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是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干净从政的永恒主题。一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心珍惜党和人民的关心培养,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善于自警、自醒、自律,切实自觉加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明辨“假、恶、丑”,远离“黄、赌、毒”,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情趣健康、快乐工作,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二是单位党组织要切实依纪依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切实负起“一岗双责”,切实关注党员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工作圈”。发现党员干部有违法违纪的苗头时,要及时“拉袖子”、适时“亮黄灯”,采取群众帮带、诫勉谈话等措施及早挽救。三是要在党员干部的家庭中大力开展“廉内助”、“贤内助”活动,充分发挥亲情育贤、家庭助廉的作用,不断拓展监管空间,使党员干部的个人爱好和业余活动始终处于关注和可控之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金松案查结之后,金山区纪委、监察局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分析案发原因,从关心和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建立惩防机制的路子,不断完善加强对党员干部管理教育的制度,真正落实查办一个案件警醒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