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互联网+反腐”做大中纪委“朋友圈”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举措。2016年的第一天,当不少中国人在微信上互发互抢“红包”时,反腐不停歇的中纪委也扔出了新年第一个重磅“红包”——开通微信公众号,在线受理民众举报。至此,中纪委监察部已经构建了“一网一端一微”的立体传播形态。中纪委“互联网+反腐”在赢得舆论拍手叫好的同时也做大了“朋友圈”。

据报道,截至1月3日晚,中纪委网站微信公共账号共发布文章11篇,最高阅读数超“10万+”,平均每篇的阅读数约5万。其中,阅读量超过10万的首篇文章是《微信开通“四风”举报,我来教你使用吧》,文章手把手地教网友如何用微信举报“四风”问题。可以说,中纪委的微信公众号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中纪委与时俱进、务实给力、成效显著的反腐新举措无疑打响了今年反腐倡廉的“第一枪”。

为何中纪委的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激起如此之大的反响?笔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决心惩治腐败,查处了一大批贪污恶霸,在挽回党和国家损失的同时也净化了官场风气和从政环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积极点赞。可以说,反腐倡廉不仅是推进“四个全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治大事,因此,中纪委的一举一动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

从另一角度来说,微信公众号是中纪委践行“互联网+”来打赢反腐攻坚战、持久战的新尝试、新方式、新举措。当我们进入公众号,点击“四风举报”栏目,页面就会跳转至举报平台,公众可以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12种情况进行分类举报。因此,这种“一键直通中纪委”的网络举报方式不仅方便了公众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快速举报,而且大大提高了中纪委的办案效率。“互联网+反腐”的实践模式正是向外界传递了“反腐攻坚战”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样的战略信号。

反腐永远在路上。中国反腐行至今日,虽然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级别的官员“落马”都已不甚稀奇,但反腐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不仅需要严密完善的反腐机制,不断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也需要强大舆论的监督压力。在2015年最后一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对今年的反腐工作做出重要部署:“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形成持续威慑,坚决把腐败蔓延势头遏制住。在换届工作中,要严把选人用人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队伍。”因此,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我们更要绷紧反腐这根“神经”,用“互联网+反腐”这样的监督利器来打造高效廉洁的执政体系。

马克思有言:“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他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的利益。”从“不敢腐”到“不易腐”,再到“不想腐”,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公共监督这个“清醒剂”。我们坚信:“互联网+反腐”在做大中纪委“朋友圈”的同时也为打赢反腐持久战铺平了一条“廉洁”大道。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