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一坛未开封的老酒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上门回访”的道路。
为了让干部放下心理包袱,正确对待组织的处理,镇纪委启动了针对受处分干部的上门回访行动。按照计划,我们上午的回访任务是3人,前两个进展都很顺利。在赶往第三个被访人张大军的住处时,镇纪委姚书记显得有些心事。
“张大军是我的老战友,那年我18岁,他23岁。他是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很照顾我们,尤其对我好!”姚书记望向车窗外,有些感慨和惆怅,“他为人朴实,也很耿直,我私下里管他叫‘大军哥’,没想到……”他欲言又止,车厢内显得格外安静。
调查张大军违反纪律挪用公款问题时的情形又浮现在我眼前。在调查某村集体窑厂复垦费发放时,发现镇财政所的账目有两个月借贷不平衡,我们摸着线索深入调查,最终查出时任副所长张大军挪用村级暂存款问题。虽然后来主动将钱款还了回去,但终究难逃纪律的处分。
“没想到他们是关系很要好的战友,案件调查过程中姚书记的内心斗争该有多激烈啊。”我不禁思忖……
“那不是张大军吗?”司机的话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他摇开车窗,冲不远处站在路边的张大军挥了挥手。
“大军哥,最近还好吗?”姚书记第一个走下车,平时大嗓门的他这会儿稍有点不自在。
“知道你们今天要来,我来迎迎你们!挺好的,挺好的,来来来,上家里坐!”张大军很热情。
张大军的家是一个老式的二居室,空间有些局促,却不失整洁。
“我要感谢你,感谢你们纪委,不然我退休后的生活不能那么坦然。”张大军拍着姚书记的胳膊,打破了稍有些尴尬的气氛。
“那个时候我着急啊,老婆生病,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我却选择了最不应该的一种。虽然后来卖了房子把钱还回去了,可心里依旧不安,打那以后就没怎么睡过安稳觉,头发白了不少,是你们让我真正放下了一直揪着的心!”他感慨地摇摇头,眼睛里泛起了泪花,“我1982年参加工作,退休之后还被‘处分’,看似是抬不起头的事,但实际上我很欣慰,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你是我的好战友,我很感谢你!”
“调查过程中我也曾纠结矛盾过,我了解你的家庭情况,也了解你的为人。但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是我的天职,党纪不容私情啊!”姚书记感慨道,“今天,我们代表组织来看望你,是想了解你的思想、生活近况,帮助你卸下心里的包袱。现在看来,通过这次回访,我自己也放下了‘包袱’呢!”
两位老战友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做完回访记录正要道别,张大军拦住了我们,转身往里屋抱出一坛酒,拉住姚书记:“已经十二点了,你们不能走!这是我存了多年的老酒,今天咱哥俩好好喝一场!”说着就要把酒开封。
姚书记连忙劝止,按住了张大军的手:“大军哥,你的盛情我们心领了,但是酒不能喝,我们有纪律要求。这坛老酒我记住了,你不妨再陈一陈,待我也退休了,咱老哥俩一定品酒论人生!”……
纪检干部不是“冷面判官”,执纪监督也非“不食烟火”。以回访教育打开干部心结,通过关爱教育让干部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正确对待组织的处理,这正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应有之义。(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纪委委员 程文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