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活动微课堂】进一步做好纪检监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根据市纪委“争做求真务实表率、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主题教育活动部署安排,今天我们在此开设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微课堂”,由各条线纪检干部介绍纪检监察业务工作,通过随时随地学习业务知识,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转理念、钻业务、强技能、提能力。
下面由市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秦峰同志与大家谈谈——进一步做好纪检监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
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是有效防止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的必然要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着力构建防范有制度、监督有措施、操作有规程、考核有标准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科学化水平。
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等法规条例,由上级部门组织对纪检监察机关所涉及的信访处置、案件检查、线索管理、案件审理、专项督查等权力事项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明晰权力行使范围、权力行使主体、主体的职责、权限,明确工作流程,制作权力流程图和岗位职责清单,并予以公开,使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对各自权力,特别是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权力了然于心。
根据不同岗位的职权特点,确定重要岗位和重要环节,突出抓好执纪审查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把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薄弱环节,切实做到廉政风险清楚、权力配置合理、防控措施得力。要注重工作实效,用严密的程序规范防控,用严格的管理加强防控,用民主公开的方法促进防控,做到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控于未然。
从决策、执行和结果等三个环节入手,努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一是决策环节。健全完善书记办公会、局长办公会、纪委常委会、纪委全委会等工作规范,明确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规范决策环节。二是执行环节。实行重大事项实时监督、重要权力运行记录和非涉密事项公开等制度,完善各部(室)部门会议记录,建立纪检监察人员工作日志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运行有痕迹、执行有记录。三是结果环节。建立健全月(季)通报制、新闻发布会制、点题公开制等制度,对干群关心的热点问题、重大专项督查、典型案件,实行点题公开,接受干群质询、兄弟科室点评;定期抽查各风险点权力运行和人员履职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进一步杜绝暗箱操作,推动执纪审查工作透明化、规范化。
建立和实行第一责任人制、过错追究制、述职评议制、权力运行问责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每年对各县(市、区)纪委、各派驻机构和委局机关各部室进行一次检查评议,重点评议干部履行职责、权力行使等情况,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档次进行民主测评,根据考评结果,满意率低于60%的,予以调整,对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要严格问责,严格追究,决不姑息。
来源:盐城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