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英雄,从未离开

【事件】

17年前的2001年4月1日早上,我国海军航空兵某部发现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活动,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驾驶战斗机在南海上空监视美国侦察机。9时07分,王伟驾驶的战斗机瞬间被突然大动作转向的美国侦察机的螺旋桨削掉了尾翼,王伟执行跳伞命令,坠入汪洋大海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海军党委批准为革命烈士。他的妻子阮国琴被特招参军,如今他的儿子毕业后继承父亲遗志,也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

17年过去了,阮国琴做了一件事:用漫长的岁月和无尽的思念写成了一本书:《守望南海——离开王伟的日子》。这是阮国琴送给王伟的一份厚礼,也是她感恩全国人民对王伟厚爱的一份情怀。

【点评】

4月1日,西方民间节日“愚人节”,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可2001年的4月1日,对于阮国琴来说,却被人生开了一个“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玩笑,他的爱人王伟因为战备值班再也没能回来。

2000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毫无疑问,17年前,那个鹰击长空、惊涛澎湃,以国家之需为己任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他用生命为我们树起了一座英雄的丰碑。

瞻仰这座丰碑,没有人不为之崇敬与动容。人们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军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忠诚,被这股强烈的担当精神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面对国家领空受到侵犯的危急时刻,王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以顽强的斗志与美国侦察机对峙,捍卫了国家尊严。王伟用生命为我们诠释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愧于“海空卫士”、革命烈士称号。

危难面前,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也许,有人会说,“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更多只是出现在口号上,写在书本里,或制作成一条条宣传标语,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事实并非如此。王伟的事迹不就是最好的佐证吗?成长路上,王伟就深知,中华民族的伟业呼唤人民子弟兵去坚守。而他就是那个时刻做好准备的人。

时光倒流,回到那个青涩的高中年代,多才多艺的王伟有很多人生道路可以选择,而他只对飞行员情有独钟,决然将搏击长空作为理想为之奋斗;再回到那一段高强度的训练时光,伤痛甚至死亡都无法动摇他守护祖国长空的坚定信念,为了无牵挂地为国家奉献,他还不惜写下“王伟之墓”的信;再看王伟曾写给妻子的信,“我的人生第一是飞行,第二是我们之间的爱情。二者就像飞机的两翼缺一不可。在感情上,爱你胜过飞行,但在理智上,爱飞行比爱你更甚!”

每一次选择,王伟都把心交给了国家和人民。这就是王伟为大家舍小家的生动写照。而他的妻子和儿子也义无反顾的投身到祖国的国防事业中,这就是深厚的家国情怀在这个家庭中的延续。

天下虽安,不敢忘战。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那个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王伟,正激励着更多热血青年接过“铭记历史、精神永存”的接力棒,肩负强军重任,为实现民族复兴、富国强军凝聚磅礴力量。

“你看,王伟跳伞的附近有那么多岛屿,他肯定是游到了哪座小岛。”是的,重温王伟爱人这句话,眼前涌现出寂静的机场、空旷的原野、深蓝的天空,王伟的身影清晰可见。他作为一名永远的战士,从未离开!(邱明烨 颜建锋)

【网言网语】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当饱含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无论走到哪、干什么,都要把祖国植根于内心深处。——浮梁 盛名

浩然之气贯长虹,血染苍穹祭英灵,挥洒热血保国土,国人含泪赞英雄。向烈士致敬!——经开 张骋

那一刻有多痛,王伟前行的身影就有多悲壮;那一刻有多伤,如今的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就有多强。

——新密 姚松伟

“城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龙游 陈琦

时值清明,缅怀英魂!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81192已是永恒,向英雄致敬,向祖国致敬!——莱阳 李蓉

国家的安定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是无数军人用生命去守护才有的和平与发展。向王伟默哀,向军人致敬!

——广丰 徐枕佳

军人用血肉之躯诠释生命中最神圣的信念,军嫂用博大的胸襟谱写最感人的乐章;无尽的思念测不出生与死的距离,所有的痛苦激起国人最勇敢的力量!——建瓯 郭荔丹

最好的悼念就是继承先烈遗志,赓续前行;最好的缅怀就是向英雄学习,不辱使命!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