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手记:失而复得的“一折通”
这天一大早,我们第二巡察组的信访接待室来了位老大娘。
“邻居钱大姐家‘一折通’每年都能领取农资补助,为什么我家的‘一折通’被小组长收去后就再也没见过了?”老大娘泪眼婆娑道。
这是我到射阳县委巡察组工作以来参与的第三轮巡察,每天面对类似的信访反映已经习以为常。
“您说的情况我了解了,这事不算太急,我已经登记下来了,您老先回去吧。”我记录下大娘反映的问题后,便准备整理昨晚巡察组会议的材料。
“我们全家靠双手在土里刨食,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收入,补助的事对我们来说可不是小事,你们得给我个说法,不然我就不走。”老大娘情绪有些激动。
“您一直在这里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会给相关部门交办处理的。”我心里有些着急,耐着性子劝说道。
“您老别急,我们理解您的苦衷。”坐在我对面的巡察组副组长潘志华接过话,“您放心,我们会调查清楚,并及时向您反馈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惠农资金发放情况本就是我们这次在海河镇巡察的重点,你现在就和我去调查。”送走大娘后潘组长严厉地对我说,我惭愧地低下头,默默地骑上电动车跟着潘组长下村。
老大娘所在的村距离我们巡察组驻地将近二十公里,道路颠簸,还有一处正在造桥,老大娘大清早步履蹒跚地到巡察组反映情况,是多么的不易啊,我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我和潘组长连续敲了多家村民的门,不是无人应答,就是充满戒备和怕得罪人,不愿配合。强烈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一筹莫展中,潘组长领着我继续往在村子深处走去。
“什么事?”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叔从屋子里出来。
“我们是县委巡察组的,想向你了解‘一折通’发放情况。”潘组长自报家门。
“我家拿到了,但是我们这个组就发四、五户,隔壁孙大姐家‘一折通’到现在还没拿到手,全在刘组长那里。”大叔愤愤不平的情绪让我们喜上心头,终于遇到一个了解情况敢于发声的人。
“孙大姐人在家么?”潘组长继续问道。
“她不在家,前些日子被车撞伤,在县城住院呢!”
随着话题的打开,爱凑热闹的村民三五成群地走过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详实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我们急忙赶到村部找村书记谈话。
面对我们的讯问,村书记信誓旦旦地说所有的“一折通”都全部发放到位了。
“请书记通知六组的刘组长,让他把截留的‘一折通’带过来。”潘组长有些来火了,没给村书记留面子,直截了当地说。
尴尬的村书记有些不知所措,慌忙地拨通刘组长的电话。
时间在一分一分过去,我们和村书记对坐着。
“‘一折通’是群众自愿交给我的,是为了方便扣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费,我主观上没有截留。”刘组长恼怒成羞地把一沓子“一折通”狠摔在桌上,就是坚决不承认截留一事,还不停地狡辩。
“‘一折通’是国家专门用于农户涉农补贴的存折,涉及党的惠农政策的兑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截留、侵占,违纪违规者必将受到严肃处理。你的行为已严重违纪,请等待处理。”潘组长对刘组长进行严厉批评。
趁热打铁,我们带着收回的“一折通”与村民逐一核实相关补贴领取情况。乡亲们陆陆续续拿到“一折通”,激动不已向我们道谢。
“感谢党,感谢你们!”老大娘接过失而复得的“一折通”,喜极而泣。
夜幕降临,村庄微弱的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大娘两次落泪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村民们开心的笑声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我感到自己的肩膀上沉甸甸的……( 陈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