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受贿人员心理分析

    众所周知,沉溺于赌博使很多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利欲熏心、贪婪侥幸是驱使赌徒滑向深渊的重要心理因素。

    受贿人员在人生的旅途中丧失了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为了金钱,他们不惜以自己的家庭、事业乃至自由作为“赌注”,一步步堕入腐败的深渊。

    一是怀有贪婪心理。有人说“输钱不可怕,赢钱才可怕!”赌博的人在赢钱的时候,是越来越想赢,永远赢不够,在渴望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诱惑面前,层层加码、步步为“赢”,结局自然是一落千丈。大部分贪官的受贿心理与此不谋而合,很多落马的党员干部其实并不缺钱,最后在忏悔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给自己算算账,往往收受的贿赂总额,加起来也就是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工资收入,但是他们就是对钱有着特殊的喜好,有着一种无尽的贪婪。“人寿有限,物欲无穷”。领导干部手中拥有大小不等的权力,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诱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应追求健康情趣,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定期对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来一个体检,而不能让欲望泛滥成灾,使自己的言行在不当欲望的驱使下失控、走上不归路。

    二是存有侥幸心理。赌徒无论赢了多少钱,只要输一把,就一定要再赢回来;他们也相信无论输了多少钱,只要再来一把,他们就很有可能会赢回来,无数人无数次在“再赢一把就收手”“再来一把就翻身”的心理活动下,侥幸自己能够“安全上岸”,而一步步越陷越深,最后输得倾家荡产。贪官们亦然,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收受或索要别人贿赂,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一概不知,有时候还会自作聪明,以所谓“交易”“借款”“投资”等各种形式受贿,企图“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实现“发家致富”目标,也一定会“安全着陆”,这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作祟。其实,对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作为行使公权力的人员,你的一言一行,有很多人看着、盯着,既有纪律监督、监察监督,也有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些事情或许一时没被发现,但终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会曝光在群众面前。因此,侥幸心理万万要不得,也不能有,最好打消这种念头才好。

    三是有不平衡心理。对赌徒来说,赌博不仅刺激,而且来钱快,如果能一夜暴富就更好了,看到一些人通过赌博一夜暴富,有人真是羡慕嫉妒恨,怎么别人就运气这么好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我的“水平”也不比他低,要说他有运气,那谁说运气就不会碰上我?所以自己为何不去试一下?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大部分贪官也是如此,将自己与身边的“大老板”“成功人士”比起来,往往心理落差太大,我学历比他们高、能力比他们强,凭什么我就拿那点“死工资”,他们却住豪宅、坐豪车还自由自在,我为什么就不行?因此,在这种“失衡并且畸形”的心理作用下,当受贿的机会来临时,他们就收受的心安理得了。俗话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党、国家和人民给了你展示自己才华、为人民做事的从事公务的平台,你也获得了工资收入、荣誉表彰等回报,就应当在这条道路上堂堂正正地走下去,而不要再被其他道路上的所谓“炫耀风景”迷了眼、乱了神,做出了悔恨终身的事。(孙浩、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