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医疗设备经销商,何以“撂倒”八院长?

陕西省咸阳市检方近日查办了一起医疗系统腐败大案,咸阳、安康、汉中3市6家公办医院负责人涉案,其中包括8名正副院长和4名科室负责人,他们涉嫌在医疗设备采购中收受贿赂,涉案金额达260万元,其中一名院长受贿金额就达120万元。(2015年05月10日 新华网)

  “撂倒”8名院长的是江苏国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经理黄某,从2009年涉足医疗器械行业。为与医院维持关系,黄某可谓煞费苦心。据黄某交代,每名医院院长平均受贿金额都在30万元左右,汉阴县人民医院院长邹某涉案金额高达120万元。在向安康市石泉县中医医院一名院长行贿30万元后,这名院长突然调走。为了让新任领导关照“共同经营”的医疗设备,黄某又向接任的院长送上一块价值万元的手表。

为了让医院更多使用其产品,黄某还要“打点”设备科负责人,并按照使用耗材的次数给予其一定比例的回扣。初步调查显示,涉案的6家医院共有4名设备科室负责人落网,受贿金额平均在8万元左右。

  医生也是“围猎”的对象。主要采取定期邀请医生授课的方式,向其支付讲课费用,实质都是为了维护关系。“为提高业绩,医药代表请医生吃饭,为医生办私事更是稀松平常,甚至每天给值班医生送盒饭都是必须的。”

  “打点”的背后,隐藏着惊人的利润空间。黄某销售给汉阴县人民医院的一台医疗设备实际价格只有370万元,卖给医院的价格达830万元。黄某交代,其公司提供给各家医院的医疗设备耗材利润在30%至40%左右。

何以至此?因为尽管许多地方制定了医疗领域的阳光采购政策,但采购招标往往暗藏猫腻,最终决定权在握有实权的医院领导手中,监督体系形同虚设。据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在一些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院长在人事、采购等方面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力,只要院长点头,医疗设备就能进入医院,因此药商行贿一般是“院长拿大头,科长拿小头”。“我曾参加过医院的器械采购招标会,有的仪器与会专家都认为不错,最终却是大家都不看好的仪器中标,个中缘由可想而知。”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也加大了这一领域腐败惩处的难度。究竟该用多少药、用什么药,哪些检查该做,哪些检查可以不用做,患者并不知晓,医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主动性,这也进一步助长了行业内的不正之风。

  显然,作为公立医院,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剔除逐利性,推动收支两条线,使医院和医药相分离,可以尝试通过网上采购等方式打破目前用药的封闭状态。并且,在依法惩处医生违法行为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企业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治建设、制度规范、行业自律等,引导企业建立正规规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推广体系,寻求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