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群家被搜出1.2亿“小官巨腐”除了他还有谁?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视频截图。
中国网新闻10月26日讯(记者 魏婧 实习记者 张天瑶)自10月17日起,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持续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其中第六集《拍蝇惩贪》指出,一些地方“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农村基层腐败不容轻视”、“基层反腐败斗争形势比较严峻”。
与此同时,各地通报的一系列案例,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专题片中提到的马超群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经理马超群。视频截图
身为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经理,马超群遭调查时家中被搜出1.2亿现金、68套房产、37公斤黄金。一名副处级干部,靠着手中的供水权,竟然能贪腐如此巨大的金额,一时间引发公众热议。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数据显示,中国约60万的行政村里有数百万农村基层干部。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加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小村官、大腐败”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高立庄村原党总支委员陈伟杰,出借村集体资金1.9个亿、帮助企业贷款11个亿,索贿240万元。最终因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刚上任时,陈伟杰也怀有一腔热情,理思路、谋发展。但伴随着土地资源市场价值的激增,陈伟杰手中权力的“含金量”也不断增加。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他发现,往日名不见经传的村民一夜之间得到了少辄几百万,多辄上千万的补偿款。
他认为,这些靠拆迁获利的“土豪”们是靠着自己才发财的,他理所当然该分一杯羹。
对此,人民日报评论称,腐败的要害,不在于级别的高低,而在于权力的异化。有人说,“官不在小,有权则灵”,一些“小官”看似不起眼,实则有“来头”、会“搞头”。
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持续热播,其中第六集指出,一些地方“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图片来源:东方IC
据法制日报报道,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社区原党委书记刘大伟十余年精心“布局”,上结关系网、下贪集体财。挖空村里两个矿的财富,涉嫌挪用公款4700万元私开公司,侵吞村办企业1490万元股权,案发后烧掉账本潜逃国外。
检察机关指控,刘大伟还采取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国家征迁补偿款365万余元和800平方米住房;以虚构交易方式,使用POS机向信用卡持卡人支付现金833万余元等。
据了解,淮北市纪委调查组30多次往返全国多地,核查银行账户200多个,调查取证500多次,仅调查案卷就有一米多高。
除此之外,公开报道显示,步入“小官巨腐”之列的还有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原园长肖绍祥涉嫌贪污1400余万元;科级干部郝鹏俊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涉案资金高达3.05亿元;“史上最牛股长”李华波套取近亿元公款;“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女贪官罗亚平敛财过亿等人,均以“苍蝇”的身份,干出了似乎只有“老虎”才能做成的事情。
如此“小官”缘何成为巨贪?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指出,“小官巨贪”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权力失控、权力之手乱伸。只要权力运行不规范,缺少制约和监督,贪腐欲望就容易趁势而起。即便是对一些科级干部甚至村干部而言,这个道理依然成立。
因此,要有效遏制“小官巨贪”,除了要加强廉政教育,让各级官员自觉遵纪守法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