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当好人做好事是高尚追求

当好人做好事是高尚追求 
 姬建民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2010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揭晓时,主办方对当选者郭明义的颁奖词。本月7日,郭明义来到武汉,与武钢职工交流了学雷锋、做好事的体会。
  郭明义是鞍钢矿业公司的员工。他几十年来,不但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而且长年拿出自己一半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经常义务献血,献血量达到自身血液总量的6倍,被人们誉为“雷锋传人”。他说:“一个共产党员,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当社会上有人说他“傻”时,他说:“如果想那么多,就什么也做不了。”
  世间有些人,做事总是想得很多,譬如想对自己有多少好处等。一旦觉得没啥“油水”可捞,就一推六二五乃至于想方设法躲避,总之是一切都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郭明义则不同。他总问“我能给你什么”、“能为你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当好人做好事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想那么多。他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这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郭明义的“不需要理由”就是其坚持做好事的最大理由,其“不想那么多”就是一种高尚的追求。正是有这样的追求,他才能心底无私、大爱无疆,持之以恒、行善不移。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的情况下,郭明义始终有自己做事的“准星”:“只要是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天天做,每做一件,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辈子做好事不需要理由和不想那么多,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不要小瞧了这种精神,因为有的人就是由于患得患失“想得太多”,从而不但难以登上道德的高峰,而且还滑进了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泥淖。
  西谚说:“一个人的真正财富,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对社会所做的好事。当他离世时,人们不会问他遗留下多少财产,而会问他生前做过多少好事。”面对郭明义这位时代楷模,面对其熠熠生辉的感人善举,我们不要说望尘莫及“学不了”,因为郭明义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也不要强调个人条件而说“做不到”,因为郭明义的“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贫穷得不能在某方面帮助别人”已给大家道明了真谛。见贤当思齐,我们人人都帮人,世上就没穷人;人人做善事,世上就没难事。只要确立了“当好人、做好事”的志向并不懈努力,我们就都能成为像郭明义那样的好人。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