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雷同”折射不实作风
“报告雷同”折射不实作风
遇哲
据报载,广东省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官方网站近日发布一份《2010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除年份不同外,报告与该局2008年报告一字不差,这两个年份的报告与2009年报告也只是少许说法上存在差异。当公众对某部前后两年一字不差的工作报告还在品头论足之时,又爆出东莞版的三年报告雷同,实在是无巧不成书。两起事件惊人相似,只不过东莞版的“克隆年限”多了一年,把事件的缘由由“技术失误”更改为“工作失误”。
“报告雷同”究竟属于哪一种“失误”呢?东莞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永艳对此的解释是,负责起草报告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数据核查,也没有请示相关领导,是擅自将报告挂上网。鉴于此次“报告雷同”事件是由工作人员敷衍了事导致,东莞市统计局已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严厉批评。
诚然,领导把关不严,当事人疏于核查、擅作主张的确是造成“报告雷同”的直接原因。但令人费解的是,2009年的报告本身就是2008年报告的翻版,这又作何解释?“报告雷同”现象的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斗胆对此作些分析。
首先,“报告雷同”折射出部门工作的“不作为”。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报告雷同”或是“工作雷同”的真实反映。一些单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措施无创新,工作无起色,忙活一年,面貌依旧,个人无从述职,单位成绩寥寥,年终总结当然没啥可写。但一年到头又不能不形成一份工作报告,你说不拿上年的“老底”比葫芦画瓢又能怎样?许多负责起草报告的工作人员也只好东拼西凑,应付了事。
其次,“报告雷同”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敷衍塞责。问题出在下边,根子当在领导。年终岁尾,每个单位对当年的工作来一次认真的回头看,总结成绩与经验,找出问题与教训,以便更科学地安排部署来年的工作,这本是我们行之有效的工作常态。然而,由于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心浮气躁、敷衍塞责成通病,平时工作不务实,作风不扎实,年底总结只为应付上级,糊弄领导,根本不去组织力量认真调研,深刻反思,在没有预定清晰内容架构的情况下,就交代手下人仓促起草,如此哪来高质量的工作报告?
其三,“报告雷同”暴露出单位管理的失范。一份“克隆”版的工作报告可以连续两年登上单位的官方网站,而且未被“自己人”发现,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工作报告的内容和质量无人把关,起草人写啥是啥;二是自己的网站自己不看,网站的作用不被重视。尽管“报告雷同”被人们讥为“低级错误”,但小细节往往折射大问题。人们从“报告雷同”的频现,看到了单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无人负责、监管缺失的管理混乱。这也许就是东莞市统计局“以此为契机进行整改”的真正涵义。
官方网站是部门的外宣窗口,“报告雷同”只是单位问题的一部分。撤下“雷同报告”和严厉批评当事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从思想根源和作风建设上痛定思痛,扎紧篱笆,才能真正杜绝“报告雷同”现象的产生。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遇哲
据报载,广东省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官方网站近日发布一份《2010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除年份不同外,报告与该局2008年报告一字不差,这两个年份的报告与2009年报告也只是少许说法上存在差异。当公众对某部前后两年一字不差的工作报告还在品头论足之时,又爆出东莞版的三年报告雷同,实在是无巧不成书。两起事件惊人相似,只不过东莞版的“克隆年限”多了一年,把事件的缘由由“技术失误”更改为“工作失误”。
“报告雷同”究竟属于哪一种“失误”呢?东莞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永艳对此的解释是,负责起草报告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数据核查,也没有请示相关领导,是擅自将报告挂上网。鉴于此次“报告雷同”事件是由工作人员敷衍了事导致,东莞市统计局已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严厉批评。
诚然,领导把关不严,当事人疏于核查、擅作主张的确是造成“报告雷同”的直接原因。但令人费解的是,2009年的报告本身就是2008年报告的翻版,这又作何解释?“报告雷同”现象的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斗胆对此作些分析。
首先,“报告雷同”折射出部门工作的“不作为”。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报告雷同”或是“工作雷同”的真实反映。一些单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措施无创新,工作无起色,忙活一年,面貌依旧,个人无从述职,单位成绩寥寥,年终总结当然没啥可写。但一年到头又不能不形成一份工作报告,你说不拿上年的“老底”比葫芦画瓢又能怎样?许多负责起草报告的工作人员也只好东拼西凑,应付了事。
其次,“报告雷同”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敷衍塞责。问题出在下边,根子当在领导。年终岁尾,每个单位对当年的工作来一次认真的回头看,总结成绩与经验,找出问题与教训,以便更科学地安排部署来年的工作,这本是我们行之有效的工作常态。然而,由于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心浮气躁、敷衍塞责成通病,平时工作不务实,作风不扎实,年底总结只为应付上级,糊弄领导,根本不去组织力量认真调研,深刻反思,在没有预定清晰内容架构的情况下,就交代手下人仓促起草,如此哪来高质量的工作报告?
其三,“报告雷同”暴露出单位管理的失范。一份“克隆”版的工作报告可以连续两年登上单位的官方网站,而且未被“自己人”发现,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工作报告的内容和质量无人把关,起草人写啥是啥;二是自己的网站自己不看,网站的作用不被重视。尽管“报告雷同”被人们讥为“低级错误”,但小细节往往折射大问题。人们从“报告雷同”的频现,看到了单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无人负责、监管缺失的管理混乱。这也许就是东莞市统计局“以此为契机进行整改”的真正涵义。
官方网站是部门的外宣窗口,“报告雷同”只是单位问题的一部分。撤下“雷同报告”和严厉批评当事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从思想根源和作风建设上痛定思痛,扎紧篱笆,才能真正杜绝“报告雷同”现象的产生。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