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江苏: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寄语江苏:坚持“两个率先”,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讲话中强调,把艰苦奋斗、廉洁自律鲜明地写在机关干部队伍的旗帜上。这既是对省级机关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省党员干部的期望。
扬反腐倡廉旗帜,保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江苏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两个率先”之中,与经济发展全局同步推进,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率先发展中高擎起清廉大旗。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对江苏2010年度调查结果表明,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达73.07%,认为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消极腐败现象的遏制度达86.52%。
致力保驾护航:反腐倡廉建设也要走前列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包括反腐倡廉建设在内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较多较早,如何确保经济发展、干部不倒,省委以构建惩防体系为抓手,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扎实有序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制度建设是惩防体系建设的核心。省委把2010年确定为“全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年”,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预防腐败工作机制、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惩治腐败工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支撑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
以工作机制集成制度成果,不断凝炼框架结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五大机制建设文件和考核评价办法分别由省委和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表明江苏特色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五大机制五位一体、惩防并举,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运转协调的制度链,这是江苏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
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纪委惩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玉赋这样评价:江苏惩防体系建设,“体现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宏观战略与微观战术相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专项工作与系统治理相结合,符合中央要求,紧扣江苏实际,富有创新精神”。
今年新春伊始,省委正式发出通知,建立省委常委惩防体系建设联系点制度。这是贯彻落实省委“5+1”文件的最新举措。该制度明确:由每位常委负责联系一个省辖市,认真履行惩防体系建设的领导责任,定期会商重要事项,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定期交流工作情况,督促和引导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带头抓好惩防体系建设,带头落实反腐倡廉任务。
江苏坚持从省委领导班子做起,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责任,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把构建惩防体系放在全局中把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保证了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1月27日召开的全省学习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罗志军郑重承诺:“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自觉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欢迎大家监督。”
不仅如此,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省委常委会经常听取反腐倡廉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定期分析惩防体系工作推进情况。
全省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以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推动惩防体系建设常态化。全省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履行“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分工负责,为惩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剑指关键环节:不断增强惩防体系综合效能
1月19日,苏州市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暨网上招投标系统正式开通投入运行。针对目前招投标活动中围标串标频发、打击难度颇大的现状,苏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为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趟出了解决之道。
江苏改革开放起步早,市场经济活跃,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对较多,这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更容易表现出来。围绕中心,率先克难,江苏以重点工作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不断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综合效能。江苏的探索实践,有力推动着以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江苏积极探索“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的新途径,有效遏制着这一现象。在政府投资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江苏率先探索招投标评标方式改革,研究推广网上远程异地评标和电子监察工作,实现评标标书电子化、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监察实时化、管理网络化,对整合评标专家资源、实现评委的客观公正、防止围标串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0年底,全省所有省辖市以及66个县市区开展了网上远程异地评标,政府投资项目网上远程评标率达96%。全年共完成远程评标项目4260项,节省政府投资36.8亿元,与工程合同估算价(标底价)相比,平均节省率达8.19%。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江苏的迫切任务,同样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内容,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能。重点加强对我省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经济结构调整、规范节约用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此外,围绕保稳定促和谐加强监督检查,有效解决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物价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今年春节前夕,南京市纪委监察局的一份通报引起广泛关注。该市医疗保险结算管理中心主任王福华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单位以过节慰问名义赠送的购物卡,市纪委监察局责成其主管部门免去王福华职务。
王福华的被免,不啻一声春雷,狠刹了收送礼金、券卡等屡禁不止的歪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根据节日期间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易发多发的实际,江苏连续10年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党员干部违规收送礼金礼券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两节期间,共查办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案件47件,涉案金额127.9万元。其中组织处理12人,纪律处分12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
迸发创新智慧:在率先的道路上大胆探索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动力。江苏人在率先探索的过程中,创新的智慧火花不断迸发。
1月23日,省纪委隆重表彰了23个全省反腐倡廉工作创新奖项目。这些获奖的创新项目,生动集中反映了去年以来各级各部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改革精神、创新思路和发展办法,无不体现时代精神和生机活力。
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艰辛努力,江苏形成了一大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和经验,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惩防体系建设、党务公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坚持不懈的创新,使得江苏反腐倡廉工作亮点纷呈。
2010年初,江苏开通省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并同步开发了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全程监控、自动预警、绩效评估、异常处理,让行政权力运行看得见、管得住。目前,省级机关52个部门6899项行政权力和所有省辖市、所有县市区的64082项权力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实时监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级以上所有行政机关、所有行政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三个全覆盖”。
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非公企业党的纪律监督工作。目前,建立纪律监督委员会104个、纪律监督小组11个,在改制企业保留纪律检查委员会14个,走出了一条新经济组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路子,走在了全国前列。
扬州市开全省先河,推行市委全委会集体“问廉”县处级党政正职。规定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届内至少汇报一次,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以及事权、人权、财权集中、腐败案件易发高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每2至3年必须汇报一次。汇报后,汇报对象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市纪委跟踪督查,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放过。
现代科技手段使得江苏的惩防体系建设如虎添翼,“含金量”不断提升。在全省建立统一的网络教育平台,分类分层次开展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实行网上菜单式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同时,先后开发了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管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一批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预防的有效性。省市两级开发应用综合指挥、谈话监控、案件管理等电子办案系统及案件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突破案件的能力,促进了依纪依法文明办案。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弘强说,惩防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江苏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中央纪委的部署要求,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认真执行省委“5+1”文件,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落实责任、创新机制,努力使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实际成效,为江苏的“两个率先”提供强力支撑和坚实保障。(记者 任松筠)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