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江苏:提升干部素质构筑发展竞争力 为“两个率先”设坚强保障

 
江苏:提升干部素质构筑发展竞争力 为“两个率先”设坚强保障
    
  实现“两个率先”,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取决于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江苏省一手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手抓惩防体系建设,旨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为“两个率先”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筑牢队伍保障
  10月18日,南京市党代会顺利落幕。至此,全省13个省辖市市委换届圆满完成,152名新任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走上岗位。这次换届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有5名市委书记、5名市长、7名纪委书记和8位组织部长,首次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公推票决产生。层次之高、数量之大、岗位之重要,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这是江苏综合运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把优秀干部选拔到科学发展最前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苏一直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用人机制,全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2829名、公推公选领导干部1389名,179个乡镇、1.6万个村、3800多个社区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从2008年起,率先在全国推出面向县乡基层单位公开选调公务员充实省级机关制度,目前已经有620多名优秀公务员从县乡来到省级机关工作。为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分别制定了市县、省级机关部门、国有企业、高校四大类干部考核评价实施办法。
  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有效提升了各级各类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执政水平。近年来,我省先后在美国、法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辟10多个境外培训基地,围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服务外包、经济管理等专题,直接培训4400多名干部。同时更加注重把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年轻干部,放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今年以来,随着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相继完成,我省先后对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大学生村官以及街道和部分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培训。
  10月24日,江苏2011“双创”计划引进人员进入公示阶段。今年,该计划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已经超过400人。截止去年,省级“双创”计划已经吸引了916名高层次人才带着项目、带着科研成果来到江苏创新创业,引导带动了市县层面推出82个引才计划。目前,全省已投入70多亿元专项资金资助引进5350名高端人才,其中16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初步走出了一条人才创业、人才支撑、高端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正在形成,为江苏未来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打造坚强堡垒
  10月14日,省委组织部推出基层党建九大工作法,从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9个不同领域总结出典型经验,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生动具体的样板,这是我省加强基层党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出的又一创新品牌。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江苏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应对挑战,我省一直在基层党建工作方面依托“强基工程”致力创新,近年来更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新探索。
  组织设置创新,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各个领域的有效覆盖。在农村和城市,把党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社区楼宇里。对大型民营企业,探索试行上级党组织和所在地党组织双重管理的体制;按片区设立区域性党组织,覆盖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60.7%,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动态保持党组织全覆盖。
  为破解基层党组织作用“难发挥”的问题,我省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推广党群牵手、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党员志愿者、党员关爱基金等做法,为党组织和党员创设规范便捷的服务平台。今年起实施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服务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组织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与成长型民营企业党组织联建,推进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单位等开展党组织统筹共建,推动体制内党建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从而推动民企加快转型升级。
  基层的和谐稳定、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要靠坚强有力的带头人。在去年开始的村“两委”集中换届中,我省采用公推直选方式选举产生了1.6万多名村党组织书记,换届后全省村“双强”型带头人比例超过80%。从2007年开始,我省连续5年选派1.6万名大学生到村和社区任职,目前已有141人在换届中被选进乡镇领导班子,321人当选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的加盟,极大地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扬反腐倡廉旗帜,保经济健康发展
  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由省纪委牵头制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指标预警体系即将正式出台。这是全国第一个相关指标预警体系。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两个率先”之中,与经济发展全局同步推进。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结束仅一周,全省行政监察工作座谈会就明确,我省今年行政监察将重点抓好对“八项工程”的监督检查,促进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是惩防体系建设的核心。2005年以来,我省连续五年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推进年、提高年、规范执行年和体系框架构建年活动,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2010年底,省委下发构建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预防腐败工作机制、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惩治腐败工作机制等五个制度性文件,省委办公厅下发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工作考评办法。“5+1”系列文件的集中出台,标志着我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的初步建成,成为我省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
  以制约权力为核心,着力构建在内控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在网络上监督的权力运行监控体系。2010年初,我省开通省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并同步开发了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全程监控、自动预警、绩效评估、异常处理,让行政权力运行看得见、管得住。目前,省级机关52个部门6899项行政权力和所有省辖市、所有县市区的64082项权力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实时监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级以上所有行政机关、所有行政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三个全覆盖”。  本报记者 郁 芬 任松筠 王晓映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