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黄海廉潮

2012年终特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呈现新气象

    2012年以来,全市以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村监督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强化了集体“三资”管理,深化了农村“三务”公开,进一步拓展了农村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载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呈现新的气象。10月底,我市还召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暨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交流了工作经验,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推动。
    1、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学习落实《规定》贯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始终。广泛进行学习宣传。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悬挂横幅、制作板报等形式,深入各个镇村和基层站所宣传《规定》内容,在全市营造学习贯彻《规定》的浓厚氛围。同时,将《规定》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轮训,引导其切实领会《规定》的具体要求和精神实质。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指导各地采取随机“飞行检查”等方式,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对《规定》内容进行测试,进一步检验和保障了学习培训效果。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盐纪办发[2012]21号)。4—5月,9—10月,先后两次组织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调研,深入全市各县(市、区)的26个镇、206个村,重点了解贯彻落实《规定》和开展自查自纠的情况,对自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梳理分类,分别向涉及到的县(市、区)发函,明确指出问题,督促各地抓紧查纠整改到位。我们还形成了《关于对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调研的情况汇报》,就进一步落实好《规定》提出了建议。健全配套制度措施。结合基层实际,配套制定落实《规定》的保障制度,重点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廉政承诺、廉政提醒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等制度,进一步构建了落实《规定》的长效机制。
    2、全面推行村情发言人制度,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在建湖县、盐都区等县区率先进行村务发言人制度、村情发布工作试点探索的基础上,认真调研思考,总结提炼,定位“向人民报告、请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总体思路,围绕深化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完善“村情发言人”制度。在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暨农村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全市推进村情发言人制度作了重点部署,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行村(居)情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盐纪发[2012]33号)和《盐城市村(居)情发布会工作规则(试行)》(盐农廉办[2012]1号)等文件,细化和规范了村情发言人工作职责、村情发布会工作形式和工作流程等方面内容。会后,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纪委、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参加的“村情发言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村情发言人工作迅速推进,目前已经在全市2440个村实现了全覆盖。村情发言人工作的开展架设了干部沟通的桥梁,改进了基层干部作风,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受到了农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10月10日,省纪委弘强书记对我市村情发言人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对盐城的做法跟踪、了解、总结”。10月31日,省纪委臧巧华常委一行来盐对“村情发言人制度”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盐城市这项工作“探索实践比较早,推广面比较大,运行较为规范”。
    3、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3+1”工作。一是促进村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常态化。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村级监督机构建设的意见(试行)》,规范村级监督机构设置,明确村级监督机构下设纪律监督、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监督小组,努力构建机构规范、组织健全、人员落实、制度完善、活动正常、监督有力的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体系。乡镇党委、政府定期对村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教育培训,积极组织村监督机构列席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会议,开展民主评议、询问质询、民主理财等有效监督活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各地还通过由村监委组织、监督村情发布工作以及制作村级监督标准化流程图,逐步解决了基层监督组织“不让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的难题。二是实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化。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重点推行财务支出审批单,实行“五签字”制度,做到每笔支出必须经执行经办人签名、村会计审查、村党组织书记签字、村监督委员会盖章、镇农经中心审核的财务审批程序,财务管理规范有序。认真抓好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后续工作,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登记不少、管理不乱、责任不空。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全面委托代理服务,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代理行为,保证农村集体“三资”全部纳入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建账核算。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对涉及金额较大、农民群众关注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交易,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投标。不断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方法,市委农办牵头组织研发的信息化平台已在东台、盐都等地试点运行,并实现了与全省“三资”管理信息网的有效对接。三是推动“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实效化。把“勤廉指数”测评和“勤廉示范村”创建相结合,积极探索测评结果的研判和运用新途径,“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指导各地结合本地生产生活实际,细化测评项目,因地制宜增减测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测评指标体系。规范测评程序和方法,探索适合测评人员认知的测评方式,尤其是强化了对无纸化测评试点射阳县盘湾镇测评工作的跟踪指导力度,探索实践了村“两委”述职述廉、群众代表询问质询、平板电脑保密室测评、书面征询意见、现场公布测评结果的无纸化测评“五步工作法”。去年我市共计向居民发放《2012年度村级“勤廉指数”测评调查问卷》共发放124万份,收到有效《问卷》111.6万份,回收90%。我们对存在问题梳理汇总,逐项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进度,公开整改动态,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保证取得了“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善始善终,取得实效。(盐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