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四厅长接力落马,“换了谁都一样”贪腐怪圈如何破?

四厅长接力落马,“换了谁都一样”贪腐怪圈如何破?

     
    [提要]  日前媒体报道,河南省交通厅长董永安因涉嫌违纪,步其前三任厅长后尘被“双规”,从而创造了13年里同一单位四任厅长“接力”落马的新记录。这种“换了谁都一样”的观点是说,不管是谁,不管谁原本多么正派清廉,一旦到了某些重要权力岗位上,也照样会贪腐。
  日前媒体报道,河南省交通厅长董永安因涉嫌违纪,步其前三任厅长后尘被“双规”,从而创造了13年里同一单位四任厅长“接力”落马的新记录。
  此前还有消息称,河南省漯河市16年里连续三任市委书记“前腐后继”。安徽阜阳市交警支队三任车管所长接踵案发。原江苏镇江市扬中公路管理处主任张某在对外工程发包中收受他人贿赂,案发后检方发现张某的前任陈某也涉嫌受贿。对于此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只知开始,不知穷期”的贪腐现象,有一种“换了谁都一样”论调尤为值得关注省思。
  这种“换了谁都一样”的观点是说,不管是谁,不管谁原本多么正派清廉,一旦到了某些重要权力岗位上,也照样会贪腐。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存在为贪官推脱之嫌,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的道理,也反映了一些官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可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原本“根红苗正”、“冰清玉洁”的党员干部在上位后特别是位高权重后慢慢腐化变质呢?深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那些“前腐后继”、“换了谁都一样”的贪腐案件之所以会发生,不全是贪官们世界观扭曲、人生观错位、价值观异化的原因,还与我们的体制有积弊、制度有漏洞、监管有疏失等密不可分。
  其一、干部选用机制有瑕疵。在公开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覆盖面偏小的情况下,不少党员干部的提拔重用往往靠“不能为外人道”的人脉关系运作实现,某个干部一旦被“关系”推升到更高、更重要的位置,在“人情政治”和感恩心态驱使下,日后难免会在任职单位人事安排、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等方面“投桃报李”而违规违纪。
  其二、行政权力太集中。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的财权、物权、人事权过大过于集中,资金怎么开支,人员怎么进去,财物怎么安排,往往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密室决断,暗箱操作,长期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很容易滋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
  其三、肃贪威力没形成。由于政务公开还不够,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不充分,当前党的监督、行政监督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依然是“少数人监督多数人”、“自己人监督自家人”,每年及时查处的贪腐案件只是众多贪腐行为中的一部分,有些领导干部由此心怀侥幸,“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
  其四、“趋腐心理”社会化。虽然现在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贪官在领导干部中只是极少数,但由于多种原因,社会上流行一种“洪洞县里无好人”、“无官不贪”的极端错误认识。受此影响,不少人特别是有些普通党员干部一方面愤恨腐败、痛批腐败,另一方面又认为“法不责众,贪了白贪,不贪白不贪”,对腐败“心向往之”,“一朝权在手”,便同流合污、变本加厉。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但好制度的产生不可能凭空而来,好制度的效力也不会“不劳而获”。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通过试验、试点、试探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使国家公职人员“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切实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制度监督无处不在的执行力,使一切权力都在民主监督下阳光运行,使每个贪官必被查、必被捉、必得不偿失,使每个好官必有为、必有位、必多得优得。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