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专访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和生命线,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日前,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去年全系统首次呈现出违纪违法势头逆转向下的局面,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对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
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就是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组织、作风纯洁的重要作用
问:如何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和生命线。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既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政治责任,更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保持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的纯洁性。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对于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高素质队伍,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问题,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从这几年政风行风评议情况看,各地国土资源部门排名都比较靠前,有的排名逐年上升,队伍整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全系统每年都有500人左右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有200人左右被移送司法机关。尽管这相对于全系统40万人的队伍是极少数,但危害十分严重,损害了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的形象和系统的公信力。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就是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组织、作风纯洁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当前,国土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耕地保护难度越来越大,资源粗放利用普遍存在,资源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违法违规用地用矿案件呈现易发多发态势;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征地制度和矿业权审批制度等改革不到位;不少地方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尚处在转变过程中,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国土资源部门在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执行资源管理政策上,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这就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干劲、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精神,用严格的政治纪律作保障,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发挥国土资源部门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坚持解决突出问题,开展“两整治一改革”,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问:对于国土资源领域和国土资源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态势,国土资源部党组在全系统自上而下部署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进展情况?
答:2010年8月以来,国土资源部党组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等4部门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中深入治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的部署和要求,开展国土资源系统“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着力整治干部队伍廉洁从政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治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通过深入开展“两整治一改革”,国土资源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大幅下降,政风行风评议名次总体上升。特别是2011年以来,国土资源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年度同比下降44%,首次实现违纪违法案件被处理人数同比下降,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政风行风评议名次上升的占83.3%,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对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
问:据了解,国土资源系统的许多腐败案件都跟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有关。在整治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国土资源部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土地和矿产都是稀缺资源,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是公共资源配置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也是腐败易发高发的领域。那么,涉土涉矿案件易发高发的症结在哪里?部领导带头到各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涉土涉矿审批、出让、开发和利用、抵押融资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还剖析了大量案件。我们发现,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市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过程不透明;涉土涉矿案件主要集中在违规出让审批土地和矿业权、擅自修改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弄虚作假、土地整治项目违规操作等10个方面。
找出病灶后,对症下药。一方面,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解决土地和矿业权出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开展土地交易市场专项治理。着重解决规避招拍挂、违反规定设置出让条件、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土地出让、擅自批准调整修改土地出让条件的问题和土地储备、土地供应及土地出让信息不公开、不对称等问题。出台《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着力推进并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网上招标拍卖挂牌,利用“制度+科技”的方法促进和保障资源配置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方将土地出让纳入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前已建成土地网上交易和监管系统42个。二是开展矿业权交易市场专项治理。重点解决矿业权出让公开竞争制度不健全、交易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和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矿业权出让等问题。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31个省级、85%的地级市国土资源部门建立了矿业权交易机构,已建成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和监管系统20个。三是加强土地储备机构管理,实行管办分离。去年以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全部完成与其下设或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任务。
另一方面,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执法监管,着力解决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强化国土资源督察和执法监察,包括开展土地例行督察,发现查处一批涉土涉矿违法违规问题;与监察部联合开展严肃查处“未报即用”违法用地专项行动,公开挂牌督办132起违法用地典型案件;加大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力度,按照有关规定,会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地方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问责。
问:在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答:围绕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等问题,我们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权力制约机制,着力防控国土资源管理廉政风险。
把国土资源管理权力监管的薄弱环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区位,创新制度、强化监督。一是把违法违规审批土地和矿业权、违规发包项目和拨付资金等腐败易发多发的10个环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查找权力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把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立、改、废”结合起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以工作岗位为点、以工作流程为线,全面查找单位、部门和岗位廉政风险点,重点查找在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出让、执法监管等工作中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目前,已建立国土资源市场配置、管理创新、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教育培训和责任追究等六大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国土资源管理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体系。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国土资源法制体制机制创新
问:国土资源部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牢牢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这条生命线,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答: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和生命线,必须旗帜鲜明。从以往的反腐倡廉工作经验看,改革不到位、监管没跟上的领域往往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因此,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国土资源法制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和资源配置方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源头防范,努力将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以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今年的重点包括: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矿产资源价格和收益分配机制;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国土资源法制建设,发挥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障作用。如,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修订和配套法规建设,为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提供法制保障;深化国土资源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和实施后评估制度,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自由裁量权,转变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和方式;加强国土资源领域党风廉政建设顶层设计,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系统性,整体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防止和克服零敲碎打、修修补补。
强化“制度+科技”的支撑作用,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健全和完善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按照统一标准整合土地、矿产、地质环境等多种信息和相关应用系统,建立覆盖土地审批、供应、利用、补充和违法查处,土地登记、地价监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年检、地质灾害监测等业务的综合监管平台。二是推进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部门业务流程网上运行。统筹各类管理业务需求,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所有业务的应用系统,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全国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土地、矿业权市场体系。三是深化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推行阳光行政,接受社会监督。(记者 陈治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