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党报换届之际聚焦“政德” 专家:是提醒更是忠告

党报换届之际聚焦“政德” 专家:是提醒更是忠告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 景玥)日前,《人民日报》在头版陆续推出“换届之际说政德”系列评论,文章中指出,“各地选拔新班子时,要将政德作为重要标准;换届后的新班子,更该认真思考:为政之德如何修?”。

  中央党校科研部副教授洪向华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换届之际,媒体关注‘政德’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提醒,也是忠告。”

  所谓“政德”,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部主任龚维斌看来,应该至少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立场,忠诚党的事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第二是要有正确的政治观,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第三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谦虚谨慎,求真务实。

  洪向华表示,近年来,干部 “失德”案例时有发生,嚣张狂傲、无视民众、弄虚作假、谋求特权、私生活不检点……这些都说明了加强“政德”建设迫在眉睫。政德是干部的从政之基、立身之本,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政德建设,不仅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队伍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记者注意到,去年年底,中组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要求突出“德”在官员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官员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国家公务员局在去年年底制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时期对全体公务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轮训,同时规定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并要求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加强“政德”教育。

  洪向华说,加强政德建设,考准考实干部政德表现是关键。只有把干部政德作为考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才能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准确依据。其次机制上要“落实”。加强政德建设,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是保证。此外,官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民服务的工具,政德建设还要重视民众的评价。在政德评价中加大民众评分的权重,才能避免政德的虚置化,才能有助于走出带病者上位、缺德者提拔的怪圈。  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党委完成换届,今年还将有17个省区市党委要进行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在这种情况下,龚维斌认为,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搞清楚“权力是谁给的”,“权力为谁所用”问题,树立正确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防止假公济私,贪污腐败,搞政绩工程,不作为,乱作为。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以开放心态干事从政,深入基层向百姓学习,深入一线听取民声,虚心接受百姓意见。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