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谁在侵蚀百姓财富?

谁在侵蚀百姓财富?

    百姓常年劳作,挣点钱不容易,积累的财富受到种种侵蚀。无论是存入银行,还是投入股市,还是购买房产,还是办实业,往往都会缩水,甚至化为乌有。究竟是谁在侵蚀百姓的财富呢?
    ——存款缩水。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1年全年,我国CPI比上年上涨5.4%;而最新调整的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百姓实际存款利息收益率为-1.9%。也就是说,把钱存一年定期,一万元会“缩水”190元。根据央行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5.2万亿元,如果按照这个规模计算,全国居民一年存款财富缩水达6600多亿元,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财富缩水了500余元。实际上,储户存款的缩水,基本上转化为银行盈利。目前银行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差额在3%左右,2011年全国商业银行盈利1万多亿元,高于许多重要产业的盈利。
    ——股市亏损。2011年,沪深股市分别以21%和28%的跌幅领跌全球股市,全国股民亏损面达87%,户均亏损4万元,机构投资亏损超过4000亿元。多年来,股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广大散户感到极为失望。在股市如此低迷状态下不断批准新股上市,如同酒中参水,更有不少劣质企业包装上市圈钱,蒙骗股民;上市公司盈利不分红,或者只是象征性分红;高管却获取极高年薪,还有大批高管辞职套现;证券交易所坐收渔利,服务和管理并无起色;更有甚者,上市公司、交易所和媒体勾结起来,发布虚假信息误导股民,从中渔利。凡此种种,吞噬股民财富。
    ——房产贬值。前些年大肆宣传发展房产业,要打造新的增长极,采取种种措施刺激和鼓励居民买房,居民相应号召,不仅有些家庭倾其所有来买房,而且不少家庭支付很高的利息从银行贷款买房。现在为了遏制房价又采取种种限制措施,如同击鼓传花,一些家庭高价买房后价格下降,房产贬值,投资缩水。抑制过高房价是必要的,有些人炒房的确偏离了发展房产业目的。但是房价过高不完全是买房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许多地方政府卖地推动的。许多高价买房者也主要是为了自家住房需要,在房价上涨预期下买了房,现在压制房价,他们成了倒霉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实业毁灭。从上个世纪8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各地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包括发展小矿山、小水泥、小钢铁等实业。结果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后来要求关闭。最近几年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一些地方加大关闭这些小企业力度,采取种种强制措施。例如,有的地方对民营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井不论是否合法经营,不论是否有经营证书,一律封闭炸毁,结果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许多企业当初是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他们开办的,是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千辛万苦办起来的,因为出了点事故,官员怕担风险,影响他们的仕途,勒令一律关闭,很少给予补偿,甚至根本不给任何补偿。这样办起来的实业毁于一旦。
中国百姓创业投资和挣钱不容易,希望更加珍惜他们的财富。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