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二大:党的创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大:党的创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叶成林 李蓉 肖甡 

  中共二大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尤其是会议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文件,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后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重温中共二大有关群众工作的论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群众观念、做好群众工作,很有启迪。  
  提出“大的群众党”观点
  中共二大提出了“大的群众党”的重要观点。“群众党”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指出: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所以,群众党,就是说这个党的基础是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或者说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这是从党的组织基础来讲的。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不能脱离群众。中共二大决议案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不少进步的知识分子热心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习和研究,组织起了各种名称的马克思研究团体,还有少数的空想共产主义者成立了空想的革命团体。中国共产党和这些学会和团体有着明显的区别。共产党有组织基础,不能脱离群众。而那些知识分子的学会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团体,通常是和群众相脱离的。这是从党的形成过程来讲党的组织特点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必须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既“不是讲学的知识者,也不是空想的革命家”,所以,“不必到大学校、到研究会、到图书馆去”。那么,它应该到哪里去呢?中共二大决议案明确指出: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便要“到群众中去”。而这里所说的无产群众,是指无产阶级。共产党要为他们而奋斗,就要到他们中去。这是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角度来讲的。
  中国共产党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这是中共二大决议案对党的组织发展提出的一项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有着无产阶级作为坚实的群众基础,在自觉地同党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会、团体有所区别以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必须到群众中去的任务,并力图在为群众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这是作为党的组织发展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时至今日,回顾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们,能够对党和群众的关系加以这样的阐述,令人感佩。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提出上述观点并对党和群众的关系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中共二大时,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有了初步的较好的了解和掌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历史作用,正确对待政党与群众的关系。
  二是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以及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经验教训作了初步总结,对党成立以来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作了初步总结,从而形成了中共二大提出的群众观点。
  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吸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有益元素作了吸收。“以民为本”,民可载舟、也可覆舟的理念,对早期共产党人的思想都有影响。毛泽东1919年发表的《民众大联合》中对此也有所体现。 
  对党的群众工作作出贡献
  中共二大对党的群众工作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大的群众党”的概念,把政党和群众的关系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表现了出来。“大的群众党”的提法,着重强调了党的群众基础、群众意识、群众工作,强调了党必须深入群众,不能脱离群众。
  中共二大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以工人、青年、妇女为重点,兼顾其他群众工作。仅从涉及面上看,中共二大后的群众工作比起中共一大后主要开展工人运动有了很大的扩大。不少同志都在探索群众工作的方法。
  中共二大对群众工作的论述,对动员组织群众实现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共二大提出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都反映着群众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从中共二大开始翻开了新的、更为厚重的一页。从中共二大开始的群众工作的理论思考,为以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而党的群众工作实践,也在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训,为党在全国解放前的局部执政和现在的全国执政提供借鉴。(作者分别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