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浅谈新四军的廉政教育

浅谈新四军的廉政教育
周玉坚

                         
    新四军从1937年10月成立伊始,廉政教育就贯穿军队建设的始终。也许有人会想,新四军处在一个艰难困苦的时代,面临重重困难,过的是十分艰苦的生活,怎么还需要进行廉政教育。其实,生活优越的时候需要廉政教育,生活艰难的时候同样需要廉政教育。艰难的生活需要人去承受和勇敢面对。需要人为理想不怕艰苦英勇奋斗。新四军就是一支为中国人民的抗日解放事业而成立而奋斗的人民军队,所以,对广大指战员进行廉政教育是新四军自然而然、势在必行的任务,也是保持部队本质,提高战斗力的需要。
    廉政教育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新四军的廉政教育,两方面齐备,而且都做得很好。无形的廉政教育,一方面体现在领导人的行为身范上,一方面体现在整体廉政氛围的打造上。就廉政行为而言,新四军先后主要领导人都为全军将士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新四军军长叶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如果接受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利诱,完全可以过上非常舒适的生活,但是他拒绝了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坚持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出任新四军军长,率领将士投身抗日事业。并与国民党的刁难压制积极斗争,为新四军的发展努力。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身先士卒,与战士同呼吸共存亡。勇敢下山与国民党协调,被国民党扣押。关押期间,不为威逼利诱所动,意志坚定,写下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后代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年夏任赣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赣南军区司令员。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当地军民继续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武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0月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为组建新四军做了大量工作。随后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先后组织部队向苏南、苏中、皖东挺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他不畏艰辛,严于律己,在皖南事变中殉难。刘少奇于1941年国民党阴谋制造的皖南事变后被任命为新四军政委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起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至1941年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名演讲,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提出党员思想建设的条件和要求。他生活俭朴,为人正直,行事讲究原则。陈毅在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第1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军长、军长。他注意加强自身修养,联系群众,生活甘于淡泊。后来,曾写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的诗句,充分表明了他注重廉洁,既严于律己,又告诫他人的深刻认识和良苦用心。不仅主要领导人,其他各级领导人在廉政行为上,都能做到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新四军的整体从开始到后来,都是一支廉洁的队伍,有着良好素质和廉政风气的传统。新四军成立,就定位是人民的军队,要为人民利益去奋斗,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立志打造成一支新型的廉洁的人民军队。新四军的廉政建设也是卓有成效的,因为腐败将导致纪律松弛、组织涣散,而新四军纪律严明,组织紧密。腐败将导致战斗力低落,而新四军战斗力强大,坚不可摧。腐败将导致民心丧失,遭到人民的反对。而新四军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得到人民的拥护。新四军的廉政素质使之在人民群众中有着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新四军活动区域内的社会上流传着“当兵要当新四军”的口号。廉政在新四军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阵容,腐败在那里没有市场、无立足之地,会受到众人的声讨和谴责。因此,新四军的无形的廉政教育是很有力量的,身入其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熏陶中升华,得到提高。在这里,我们从中可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言传身教,不仅要注重言传,同时要注重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领导人的形象,是众目睽睽的对象,更加需要行得端,摆得正。切记上行下效。注意用无形的教育来感化和教育人。二是注重整体队伍素质的建设和提升。注意小在团体良好风气,大到社会良好风气的教育培养。风气这东西力量不可小觑,一旦形成,它将包围充塞着整个团体和社会,无孔不入,时时影响着人和事。良好风气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共同努力,需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廉政建设需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坏的风气一旦形成往往积重难返。
    新四军有形的廉政教育,做得也很到位。皖南事变后,1941年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束缚,全军人员进一步扩充,从皖南事变前的1万余人发展到9万余人。其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也吸引了大批敌占区青年前来参加革命。对于人员的不断充实,新四军领导清楚认识到,老部队人员来自不同系统,长期分散在不同地区坚持敌后抗战,指挥不统一、会不会存在山头主义、地方主义和革命意志衰退现象。新人员来自方方面面,生活经历不同,也存在许多不同思想意识和倾向。为了保证新四军的健康发展,新四军领导机关一方面吸取皖南事变前的经验教训,一方面从现实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的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主要体现在,一是配置和配齐了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机构的建立健全和政工干部的齐备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创办了多个培养教育干部战士的政文学校。1941年1月,时任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对孟波同志说,许多知识青年青年来到苏北,需要考虑办几个学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40年11月,刘少奇和陈毅等人决定,将新四军苏北军政学校和八路军五纵队教导队合并,成立抗大五分校,陈毅兼抗大五分校校长,赖传珠、冯定、洪学智任副校长。1941年2月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成立。刘少奇兼任院长,1941年6月,华中党校在盐城创立,刘少奇兼任校长,彭康任副校长。这些学校的创办,为培养教育干部战士提供了阵地。刘少奇在谈到办学目的时说,“我们党的事业在苏北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所以对干部的准备工作要加强,办抗大,还要办党校,为革命事业培养干部。”抗大对各类学员教育上的具体要求有,除了军事教育之外,一是进行文化教育,特别是工农干部,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充实普通常识。二是进行思想教育、整顿三风,重点是中级干部,提高锻炼党性,纠正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上的各种错误倾向,培养革命人生观、世界观。三是时事教育、政策教育,四是业务教育,重点是政治工作干部。这些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学校不仅为新四军培养了人才,提高了部队的整体素质,而且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发展提供了有生力量。盐城县抗日根据地开辟建立时,就有许多抗大、鲁艺和华中党校的学员加入其中。许多人成为基层政权的负责人和骨干。第三、廉政教育是新四军领导人讲话内容的一个老生常谈。刘少奇等新四军领导人非常重视教育干部战士加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素质。1937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报告,系统论述了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党性修养主要内容、进行党性修养的方法和正确途径。把党性与党员的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并引入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赏。1940年,刘少奇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召开的纪念建党19周年大会上,作了《作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报告,回顾了党的历程及成就,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提高增进自己品质,做一个终身的好党员。1941年7月,刘少奇在华中党校讲课《论党内斗争》产生深远影响。讲稿传到延安,毛泽东看到后,指示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全文发表。并亲自写了编者按。刘少奇在文中说“为了加强我们党员的党性锻炼,我们就要在党内开展一些具体的思想斗争,来反对各种违反党性的不良现象。”“ 我们的党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只是同党外的敌人进行斗争,并且也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影响进行斗争。这两种斗争是有区别的,但都是必要的。如果我们党不进行这后一种斗争,不经常在党内进行反对各种不良倾向的斗争,不经常在党内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克服左的右的机会主义,那末,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左的右的机会主义就会在党内发展,就要影响与支配我们的党,就要使党不能巩固发展,就要使党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要危害党,使党腐败下去。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左的右的机会主义就可能腐蚀我们的党或党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使我们的党或党的某些部分起质的变化。”在此期间,刘少奇还作了《组织上的和纪律上的修养》、《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哲学的范畴》等重要报告。陈毅在1941年7月所作《论建军工作》第四节建军中的政治建设中说,“军队干部是有权在手的干部,如党性不强,打个人算盘、领导错误的时候,对革命对党的危害性最大,常常造成危害全局不可挽救的失败。军队中不仅要重视一般干部的党性问题,而且要特别重视高级干部的党性问题。干部尽管干革命很久,如果对斗争感觉疲倦,殘留在思想中的旧社会意识未能肃清,在统一战线新环境下,与外来资本主义影响遇合,便立即起共鸣作用。这样的分子尽管资格老、地位高,而实际他的心事早已不在继续革命,他是逐渐腐化,对党对革命正在起离心作用,其结果必然走到离开党离开革命的危险道路。如本军一个团长李忠民便是一个例子。”1941年12月,陈、刘、饶在给7师领导电报中说“要在一切同志,特别是负责同志中进行党性教育,互相检查每个负责干部的党性,与党内一切违反党性的倾向、思想、行为作斗争。”领导人接连不断的讲话,显示出他们对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的重视,使廉政建设观念深入人心,警钟长鸣,有力地推动了廉政建设的开展。第四,深入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时,为防范和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新四军及各根据地民主政权参议会先后通过一些法规、纪律条例。从制度上加强廉政建设。新四军各级都熟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够在行动上自觉执行。体现在纪律严明,生活艰苦朴素,不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军民关系融洽。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斗争,物质匮乏,学习延安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生产自救。1942年底进行精兵减政工作,华中局和新四军军分会作出“爱护培养和节省民力,是精兵减政的中心问题”的指示。1942年7月,《盐阜区各县惩治公务人员贪污暂行条例》颁布,其在新四军各根据地颁布的相关条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条例中有对公务人员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行为的惩处,有保证人民和团体向各级政府举报的的权利。有对主管人员失察、包庇及一般人知情不报行为的处理等。1942年11月,盐阜区颁布实施《盐阜区司法工作人员服务纪律条例》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效忠民族解放事业,依法执行职务,有公正、清廉、谨慎、勤勉的修养,不得假借权势营私舞弊,不得假公济私、加害他人。还规定不得为亲故关系说项请托。以及涉及本身及亲友的应回避。这一系列条例为防范、惩治腐败和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显示了廉政建设的努力。盐城县民主政府先后惩治枪决了楼王区税务所长林某、大冈区中队留用的旧政权人员颜从智、渎职贪污犯原4区区长王虎。撤销了贪污财物的原6区区长范小天职务。林某是参加革命多年的广西人,在楼王与投机商人女儿勾搭成亲。投机商人利用林某盗用国家大量公粮进行贩卖布匹活动。后因林某工作调动,眼看问题将暴露,投机商人教唆林某杀害了该所知情人会计,并造谣说会计携款潜逃。经我地方政府调查取证,将林某公审枪决。颜从智劣性不改,多次在夜晚出去为匪作盗。区政府根据群众举报,调查确凿后,将其公审枪决。第五,根据中央指示,开展整风运动。新四军整风运动经历1942年6月至1945年4月4个年头。其间因斗争形势变化而有过暂停。经过学习文件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反省检查、审干反奸、鉴定总结和善后总结阶段。整风运动提高了干部战士的党性,增强了纪律性,清除了殘留的歪风邪气,提高了廉政建设水平。新四军的整风运动搞得很好,平稳发展,没有过激行为的发生。第六,加强根据地政权的廉政建设。新四军和根据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更加注重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从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可十分明显地看出。初期县区干部大都是随新四军东进南下的干部和军队干部,然后逐步培养地方干部。保证了干部素质。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学习教育。当时区乡干部中留用了一批旧政权人员,对他们经过宣传教育、改造思想,要求遵守抗日民主政权的法令法规和纪律。其中许多人经过锻炼考验,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有的本性难改,暴露出本来面目,被淘汰。廉政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权更多地与人、财、物打交道,同时地方上旧思想的影响更为广泛,因此进行廉政建设尤为重要。采取措施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自觉性。加强监督,动员群众揭发举报违法行为。出台法令法规进行规范。对发现的违法活动违纪行为进行查证处理等。廉政建设使根据地巩固发展,也和新四军的廉政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总之,新四军有形的廉政教育方法有:学习宣传教育、组织机构保障、纪律严格管理、法令法规规范、军地协同共建。特点有: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连续性、持久性、违纪必究、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通过对新四军廉政教育的探讨,个人认为,新四军廉政教育的成效在于其方法可观,特点难得。即方法是很好的,也是容易做到的,但要把方法实施好了是不容易的。其特点也是我们今天进行廉政教育需要学习和把握的。(作者单位:盐都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