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让“反腐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让“反腐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网友: 倪洋军

 
  进入2010年12月,全国“反腐风暴”更加猛烈。一周内,中央连续发布了两项反腐倡廉的重要法规,多位官员因违纪接受纪检部门的调查,多起社会关注的大案、要案也在近期有了新的进展。又是年关,党员领导干部要过好年关,必须先过好“廉关”。中央和地方在岁末年初、节日临近时再出反腐重拳,是对各级干部的提醒和警示,目的是杜绝“节日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同时也大快了人心,鼓舞了信心。笔者希望这样的“反腐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再猛烈些。
  从严管理。习近平副主席在2010年12月17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防止重选拔、轻管理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干部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巡视、审计等制度,确保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能够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省市县乡党政一把手、执法执纪、管人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的干部,要重点配备、重点教育、重点考核、重点监督。管理出战斗力,管理出执行力。只有从严管理干部,才能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将思想集中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道、正事、正业上来,永葆公仆本色,杜绝特权行为。反之,如果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的放松、放纵方式,不但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同时也是对干部自身的不负责,是害了干部。要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用制度管人,依规范做事,而不是凭领导者的好恶决策、行事、管人,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套。
  从重处罚。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要保持惩治的威慑力,使腐败行为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无利可图的“赔本买卖”,必须坚决做到从重从快处罚惩戒,突破腐败案件,深挖腐败分子。针对腐败期权化和携赃款外逃等新态势,针对腐败分子“坐牢一阵子,享受一辈子”的侥幸心理,加大追缴赃款的力度,建立健全防范腐败分子外逃、境外缉捕、涉案资产返还等工作机制,切实改变目前职务犯罪轻刑化的趋势,不让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和生活上占到任何便宜。只要我们继续保持惩治腐败和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深挖腐败分子,震慑腐败分子,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惩治的威慑力才能真正显现,“不敢贪”、“贪不起”的心理就会成为常态。
  从长计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不难发现,近期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动作和举措,均体现、贯彻了全会精神。在年底的“反腐风暴”中,也有多名高官接连落马,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绝不是单纯靠一两次的“反腐风暴”所能完成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将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着力构建反腐败的常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反腐常抓。
  腐败不除,祸国殃民。反腐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反腐败,只有更强更狠。站在“十二五”的门口,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和目标,必须有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必须有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时代和人民都在热切期盼,将反腐败进行到底。让“反腐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