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基层党务公开工作中四类现象值得关注

基层党务公开工作中四类现象值得关注

  近期,江西省吉安市多个县(市、区)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当地乡(镇)、村党务公开工作开展了调研。通过整理全市调查数据和情况,发现基层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事不关己”现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不少领导干部对党务公开关注程度低、精力投入不够,存在“事不关己”的观念。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有政务公开就够了,党务工作主要是党内的事情,没必要公开;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认真;更有甚者认为公开得越多,矛盾就越多,思想上有顾虑,不愿公开,等等。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制约基层党务公开的主要因素”中,有50%的人认为是“领导者的认识”。
  二是公开内容不全面,存在“挑肥拣瘦”现象。很多单位和部门出台了党务公开的相关文件,公开栏、制度、流程等较为完善,但在选择党务公开内容时,存在“挑肥拣瘦”的行为。党务公开的内容有六成至七成是一些上级党组织颁布的文件、法规制度和宣传材料,或者是本级的工作计划、工作安排之类的东西,主要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群众关注的人权、事权、物权和财权等方面的内容,公开不够具体和全面。例如,有的乡镇公布强农惠农补助时,仅公布数额,却回避公布补助对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5.7%的人认为本地区重大事项公开不够。
  三是公开形式不丰富,存在“淡而无味”现象。一些地方党务公开渠道不畅、形式单一、缺乏有效载体,造成党员对党内事务、党内活动知之甚少,基层的许多真实情况不能及时得以反映,致使少数人盲目决策、随意决策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党务公开存在“一块黑板到如今、一种方式用到底、一条路径走到黑”的问题;的地方虽然变换了公开形式,轰轰烈烈地搞网上公开、电话公开等等,但是很少做到实用性、灵活性、生动性等有机结合,没有达到实际效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9.8%的人认为党务公开“信息来源渠道不畅”。
  四是公开程序不规范,存在“虎头蛇尾”现象。有些单位和部门党务公开栏公开内容很到位,但在公开过程中,没有按照制度要求操作,有的甚至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想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想什么时候更新就什么时候更新党务公开栏成了糊弄群众和应付检查的“差事栏”。例如,有的乡镇在公布已审批的低保名单时,只选择公布一两批,群众了解不到全年的审批情况。调查数据显示,32.5%的人认为“党务公开栏长期不更新”。
  针对基层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强化思想认识,引导基层破除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思想障碍,对涉及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或容易出现的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都进行公开。在公开形式上,可在党员活动栏、党员活动室设立文件查阅处,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采取党务公开栏、广播、报纸、设置党务公开网站和公开电话等形式进行公开。同时,建立严格的工作机制、监督机制和,确保党务公开扎实推进。 (据江西省吉安市纪委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