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经纬

山西七旬夫妇创作7部廉政剧

创作的《忠义裴度》荣获“菊花奖”
山西七旬夫妇创作7部廉政剧  

    在喜迎十八大召开的日子里,笔者在闻喜县见到了一对七旬夫妇李之一和马敬意。多年来,他们夫唱妇随,深入挖掘闻喜优秀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廉政资源,相继创作了7部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突出反腐倡廉主题、深受群众喜爱的廉政文化精品剧目。
    李之一和马敬意都是闻喜人,都是1940年1月出生。他们伉俪情深、志同道合。在闻喜县纪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不顾年事渐高,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连续创作了7部精品廉政剧。他们根据闻喜历史名人东晋堪舆学鼻祖郭璞、唐代名相裴度、南宋抗金名相赵鼎、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的故事分别创作了 《忠魂郭璞》《忠义裴度》《忠烈赵鼎》和《忠孝杨深秀》,通过扬忠贬奸,扬善抑恶,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幅廉洁奉公、敬天爱民的历史画卷。他们还根据植棉专家吴吉昌、关村岭村党支部书记孙自娇、大学生优秀村官李秀琴的事迹分别创作了《涑水银花》《岭上红梅》和《董泽芙蓉》,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传唱给大家的是一首首立党为公、忠于职守的当代史诗。
    李之一和马敬意年轻时痴迷蒲剧,曾尝试业余剧本创作。退休后,二位老人强忍病痛,坚持创作。他们走书店、逛书摊、查文献、访专家,为戏剧创作积累素材。他们时常为一个戏剧形象的确立,为一句道白、一句唱词、一个舞台动作及其他细节的设计而煞费苦心,或求人商榷,或熬个通宵达旦。在创作 《忠孝杨深秀》期间,李之一因病做了手术,马敬意在护理,他们把病房当书房,整天讨论和改写着剧本,反而忘却了病痛。一本练习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成了他们病床头必备的工具,即使半夜里突然灵感袭来,立即挑灯夜战。出院时,他们不只是收获了病愈的喜悦,更收获了剧本杀青的喜悦。他们创作的历史剧 《忠义裴度》在运城市调演,大获成功,荣获“菊花奖”;他们创作的现代戏《岭上红梅》在全县巡演数十场,场场爆满,演者用功,观者动情,一时间好评如潮,大家深深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孙自娇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情系百姓的精神所感动。看着自己创作的戏剧取得好的效果,二位老人除了暗暗欢喜外,仍在自己那间阳台改成的书房里默默地耕耘着下一部剧本。(记者 王沛郁 孙峰 )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