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与用人上不正之风战斗到底

与用人上不正之风战斗到底
赤心木


     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这些官场顽症,在今年即将启动的省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中很难行得通了。“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举措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中组部在相关通知中一改过去常用的“斗争”一词,首用“战斗”一词,要求要像打仗一样向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开炮”。(4月22日《钱江晚报》)
       用人上不正之风,概括来说就是跑官要官、任人唯亲、封官许愿、拉帮结伙等现象。近年来,我们在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的地方甚至愈演愈烈。有人用顺口溜调侃描绘此种现象:“工作成绩败给有关上级,工作先进败给领导亲近,为人正派败给拉帮结派,法律法规败给暗箱潜规。”
       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一再告诫我们,吏治腐败是危害最烈的腐败,也是干部群众最为痛恨的腐败。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党和国家事业贻害无穷,对于这些突出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熟视无睹,或者采取回避态度、放任自流,就会“让会钻营的干部经常得利又得位,使有正气的干部长期流汗又流泪”。这种用人上的歪风邪气刹不住,党在人民群众中就得不到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要受到危害,后果将不堪设想。
       战斗,指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战斗的目的是歼灭或击溃敌人,攻占或扼守地区和目标。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进行“战斗”,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及其危害性的深度忧患和深恶痛绝,对匡正选人用人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坚强决心。因此,各地必须以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敢战斗的精神,增强能战斗的本领,提高会战斗的水平, 坚定而不动摇地、坚决而不犹豫地、坚韧而不妥协地同用人上不正之风战斗到底,为选贤任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一是不惧艰险,打好“攻坚战”。在各种腐败现象中,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也是一切腐败之源。其涉及面广,难度大,甚至十分艰险。因为其背后常常有人呵着、护着,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一群人的既得利益。在“战斗”中可能会遇到非议、遭到中伤、受到责难,甚至遭遇报复。对此,我们必须不惧艰险,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责任不推卸,以勇往直前、敢于战斗的勇气,攻坚克难,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经发现和查实,就要严惩不贷,真正靠铁的纪律保障用人风清气正。
    二是锲而不舍,打好持久战。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少数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同制度进行对抗,对原则进行腐蚀,只要这种欲望不停止,这种现象就不会消亡。而且加上监管的缺失,致使用人不正之风长期以来成为一大顽症。可以说,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行战斗,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紧一阵松一阵,不能抓一时放一时,指望发几个文件、抓几个典型、查处几个人就能轻松彻底根治。必须有更强的忍耐力、战斗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战斗到底才能出成效。
        三开拓创新,打好群众战。在新的情况和任务面前,既要秉承传统方法、借鉴以往经验,又要转变思想观念、打破陈规常规,创新民主方式、扩大群众参与,打好群众战。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群防群治,打开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把用人情况放在群众面前,不搞少数人说了算,个别人说了算,背后说了算,而是群众说了算,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才能确保选出的干部做到群众公认、实绩突出、口碑良好。
      “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举措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体现了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表明了中央坚决查处选人用人腐败的立场,折射了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的决心。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大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力度,与用人不正之风战斗到底,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确保换届工作在一个风清气正环境下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