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治理需要坚定的态度更要科学的方法
工程治理需要坚定的态度更要科学的方法
全国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于4月25日至26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领域,抓住重点环节,狠抓重点任务,扎实做好今年工程治理工作。(据:《人民日报》)
工程专项治理已经搞了多年,然而,从每年纪委和检察机关通报的情况来看,工程领域的腐败案件依然呈高发态势,人民群众对工程领域的治理成效可以说不太满意。中央这次再次提出开展工程治理,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好事如何做好,我觉得,开展工程治理固然需要坚定的态度和信念,然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科学的治理方法和手段。
工程专项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投资方、施工方、监理单位、造价单位、审计部门等等。对工程领域的治理,我们首先要解决领导干部是否介入工程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是腐败的源头。 如果领导干部能够一身正气,一身清廉,那么即使有人欲钻营,那么也无缝可钻。但如何管住领导干部不介入工程领域,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如果不从制度和机制上管住这些漏洞,即使我们有再大的决心,也不能使工程领域免于腐败。
尽管领导打招呼、写条子的手段已经十分扎眼、落后而被弃用,但,潜规则依然在发挥作用。即使主管领导不介入工程,按潜规则:中标单位还是要按工程量的百分比(以往约10%,现在也约4%左右)给领导送钱,否则,下一步工程的工程款能否及时拨付、监理是否严格、追加工程能否认可、预决算结论是否执行到位等等,都在人家甲方一些领导手上捏着呢,你能说不给人家送钞票?从另一角度说,施工单位反正已经正常中标,就是收人家钱也没关系,而且“安全”。于是,一些领导即使在招标早期没有腐败,鉴于施工方已经拿到中标工程,人家还要关照,于是怀着拿这份钱没有危险的心理,照样收人家钱财。岂料,后面的事跟踪而至,想脱也脱不掉。
工程领域,腐败环节较多,有领导的环节,也有中介机构环节,如,监理单位、预决算编制单位、评委,还有材料检测部门、质检部门、招标部门环节等都有可能产生腐败。因此,我们如果不从制度上把关,将腐败挡住,人家一边在腐败,我们还给人家披上一层合法的“袈裟”。
我们一说工程领域腐败,都会想到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岂不知,这只是腐败环节的其中之一。至于上述众多环节,我们一定要由专业部门,通过各种或科技的、或制度的手段进行预防和堵截,铲除可能腐败的土壤。不然工程 治理也只能像风一样,来时气势汹汹,然而却也只能扬起点沙子,眯一下人家眼睛,然后风过天晴,一切依旧,仅此而已。有些部门拿几个查处案件的数字挂靠到治理的成效上来,凑个热闹。那样让群众不满意,组织不满意,也让腐败分子在“斗争”中增长了“经验”,国家和集体利益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我们说开展工程专项治理一定要有决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仅有热情还不够,否则,吃败仗的还是我们,腐败分子一边听着狼来了的童话,一边大搞腐败。(管荣保)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