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公车改革成为传说
莫让公车改革成为传说
近日在西安晚报看到一则新闻,“开着奥迪车,冒充政府机关领导干部,还故意在省政府东门安排‘面试’,4名骗子以给他人子女安排工作为名,骗取延安、榆林等地9名受害人现金达45.4万元。新城警方历时一个多月,终于破获了这个诈骗案。”案件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结合最近的公车治理工作,让人联想,现在的公务人员的身份可以凭借驾乘车辆的档次去推测,车辆的档次逐渐取代了工作证,难怪被称为“车轮上的腐败”。其实在近些年各地也都有不同程度存在着公车不收过路费、特殊牌照号、用公车当婚车显档次、公车接送孩子等现象。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不缺制度和规定,如果不去执行,只是将规定翻来覆去,变换花样“重出江湖”,到更像是一种责任逃避。如今公车治理问题又被提上日程,今年4月25日,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和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纪委贺国强同志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最近印发的《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此次公车改革,在尚未问世前就被外界预测为“史上最严格”车改,足见公车改革已是民心所向。
车轮上的腐败问题,备受关注,也同样有些地区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发生,比如山东省胶南市和河北省秦皇岛等地,积极开展公车亮明“身份”上路的报道,引起了公众社会的强烈关注。在这些城市的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所有车辆都要在明显位置,贴上醒目标志牌,上面著有某某市机关或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字样。这为反腐倡廉监督和规范公务用车,带了个好头,值得大力推广和弘扬。还有昆明市西山区在全市率先将封停的158辆公车进行了公开拍卖,531余万元将其中150辆公车拍出,而昆明市今后将不再购置新的公务用车的规定,则斩断了部分公务员 “等风头过了又有车开”的念头。至此,昆明市主城四区“屁股底下的腐败”在一声声的拍卖槌响后被终结。等等的现实例子不也说明公车改革不是不好改,而是要下大力度,有决心,就能改成功。
十多年的公车改革路程,已经走的很远了,在治理公车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焦点的时候,切莫让其再成为传说。 (网友:龙河之畔)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