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诊了干部的“道德病”
别误诊了干部的“道德病”
时下,“道德滑坡”危及官场,有见死不救的县长,有让群众喝西北风的书记,有吸毒捞钱的州长,有把玩生殖器的局长……“道德病”如流感来势汹涌,一传俩、俩传四,一时间谈“德”色变,让人无招应对。
于是,一些治疑难杂症的“砖家”出来了,让老婆出道德鉴定的有之、靠家属吹“枕头风”的有之、用百分比量的有之、利用分值算的有之……五花八门、怪招迭出。
道德是一种心理约束、一些个性习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道德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和自我约束;道德也是一种社会公约、行为规范,好的道德养成需要好的环境和好的标杆。
基于道德的这些属性,治干部的“道德病”,“庸医”误诊的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暂时压住病情,过不了多久就会反弹,甚至反弹的更厉害。要治干部的“道德病”,还得因利势导、怀柔渐进,“辅疗”和“猛药”并施,营造人人讲道德、个个守道德和时时引导好道德、处处监督坏道德的良好氛围。具体来讲,主要有三:
一是道德教育时常搞。在党员干部中经常开展德育教育、交流沟通、典型宣讲、唱红忆苦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党员干部经常接触道德话题,经常思考道德问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道德传统,感受优良的道德情操,从而自觉看齐和追求高尚的道德操守,做一个纯粹的人。
二是选拔任用导向正。干部选任会产生“跟风”效应,用一君子,则君子俱进。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应坚持“不让道德真君子吃亏,不让道德伪君子得利”的原则,及时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本领高、道德好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同时将那些溜须白马、夸夸其谈、好大喜功、争功诿过、道德败坏的干部拉下马、赶出局,真正让党员干部看到“有好品德,才会有好岗位、高平台”。
三是严查力纠不松懈。坚持教育在先、引导在先之后,对那些仍不恨改的道德败坏、腐化堕落、贪腐成性的党员干部绝不手软,挥重拳、用重典,该组织处理的就组织处理,该党纪处罚的就党纪处罚,该法律治理的就法律治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硬的手段,剜除肌体上的“腐肉”、剔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震慑那些边缘者、摇摆人,纯洁党的肌体,建强队伍整体。 (网友:匐茎)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