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节后频有贪官被“拿下”的新闻寓意

节后频有贪官被“拿下”的新闻寓意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有关负责人2月11日向记者证实,广东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荫国因涉嫌职务犯罪,已被该局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2011年2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新华社)
  无独有偶。经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证实,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2011年2月1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新华社)
  春节刚过,百业待兴。备受瞩目、关乎深远的反腐战线陆续传出贪官被刑拘、接受组织调查等被“拿下”的新闻,既让国人感到欣喜,同时也很是发人深思。
  彰显反腐决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腐败不除,祸国殃民,遗害无穷。新春伊始,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对腐败分子采取坚决果断的惩戒措施,表明了我党坚决惩治腐败分子的一贯立场和坚决态度,彰显了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和信心。当然,我们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引领反腐深入。2010年,先后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敬礼、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宇仁录等多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等十余名省部级官员被判刑。不难看出,中央对腐败分子尤其是高官腐败彻查彻办趋势明显。无论从被查办官员的级别和人数还是查案深度看,中国反腐都已进入“深水区”。但是,腐败一日不止,反腐一天无终。短期内,高官腐败的查处仍然会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预计今年查处的力度仍然会加大。记者1月6日从中央纪委监察部获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敬礼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新春佳节过后,从地方到中央又毫不手软的对高官腐败坚决惩处,茂名市委书记其秘书也一同被办案人员带走进行调查,这标志着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得到不断深化、深入、深挖。
  策应民众期盼。对腐败分子,老百姓是恨之入骨、痛心疾首。每年的地方和全国“两会”期间,在各大网站或媒体组织的最受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热点问题调查排行榜上,“反腐倡廉”一直高居榜首或前列,充分说明和表达了民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期盼和热望。当前,地方“两会”正在召开,全国“两会”也即将开始,此时此刻,从中央到地方,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态度,将各类腐败分子绳之以法,既是我党坚决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志气和勇气,同时也是对民生诉求、民众期盼的一种策应、回应、呼应,必将赢得民心。
  常敲清廉警钟。警钟长鸣,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反腐倡廉,没有高潮和低潮之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时期,都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无论是其在任还是离任,只要触犯了刑律、犯下了罪责,都必须坚决“拿下”,这既是对人民的高度负责,同时也是对贪官的巨大震慑。铁道部长说倒下就倒下!时下的贪官问题,其实是我们国家每处于最兴盛的历史阶段时难免出现的现象。因为只有高度集权才会形成合力办大事,才会成就盛世局面。但是,权力向来是把双刃剑,一旦高度集权失去监督和控制,执权者当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贪墨官吏,权重者尤甚!所以必须常敲清廉警钟,必须强化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监控,尤其是对一些特权部门、垄断行业,更要不放过、不放松、不放手,要警钟长鸣。新春伊始,在任高官的落马,无疑是对那些还心存侥幸、企图越轨的官员的一次深刻警示和警醒,那就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起祸”,“出轨”必将“脱轨”,“玩火”必将“自焚”,等到“一命呜呼”再后悔就为时已晚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难看出,节后频有贪官落马,既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种回应,有利于纯洁队伍、保持先进,同时也更是新春伊始的一声惊雷,必将震慑腐败分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和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环境支撑。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