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赢得认可
用“真诚”赢得认可
梁峰
梁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同志的事迹很朴实、很感人。她全身心为村民服务,身患重病不忘本职,用真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用真诚赢得认可”,这是对张广秀事迹的高度概括;“用真诚赢得认可”,这也是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借鉴的。
真诚,简单地说就是真实诚恳。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有一说一。具体到群众工作中,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对群众讲真话、办真事、求实效,用心为民解忧、为民谋福;“诚”就是讲诚信、守承诺,就是“言必行、行必果”。落实到做群众工作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对群众开诚布公、诚心诚意,对群众作出的承诺,即使是困难重重也要千方百计去兑现,说到做到,表里如一。
张广秀的日记里,几乎每天都有“替村民跑腿”的记录。从医疗保险,到水费电费,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再小的事,她都要走上几十里路去干。她用这样的话诠释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每一件小事,其中的艰辛都如同一部部小说;只要能为村民谋一丝利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也心甘。”
用“真诚”赢得群众认可,就要怀有一颗“真诚”为民的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要想在行动上“真诚”为民,就要心里时时装着群众,脑中处处念着群众,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转化为内在要求、自觉行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紧贴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先当村民,再当村官”,“老乡们平时的文化生活太匮乏了,要搞个农家书屋,让大家农闲时间去那里看看书,充充电”,张广秀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用“真诚”赢得群众认可,更要密切联系群众。张广秀的事迹充分说明,党员干部只有积极主动地融入群众,融入基层,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知民所需,知民所急,知民所盼,才能带领群众一道构建和谐社会。
当然,要确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做到“真诚”,还需要制度做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完善干部评价考核制度,将是否“真诚”为民纳入干部“德”的考核体系中。同时,完善相应的问责机制,对那些在群众工作中阳奉阴违、虚情假意、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用制度为那些想为群众干事、能为群众干事和真为群众干事的党员干部“护航”、“撑腰”。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