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官员”受贿千万落马的深层警示
“儒雅官员”受贿千万落马的深层警示
陈谊军
陈谊军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操盘手”——原河南省郑州市副市长、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海,日前因犯受贿罪,被河南省商丘中院认定收受他人财物计人民币1674万余元、港币30万元,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审判决后,王庆海表示不再上诉。(据3月28日《京华时报》报道)
每个官员的从政经历都有所不同,但是,每个落马的官员却又以基本相同的方式犯事,最终接受人民的审判,接受公平正义的制裁。从王庆海的落马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引起我们必要的警示。
接触过王庆海的人对其第一印象通常都是:精明、干练、思维敏捷、待人谦和,人称“儒雅官员”。从报道中,我们也看到,其仕途一帆风顺,2001年,41岁的王庆海以“优秀青年干部”身份被提拔为安阳市副市长。3年后,被任命为郑州市副市长,郑东新区管委会书记、管委会主任,负责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出口加工区、郑汴产业带建设工作。在这些成绩面前,在组织的高度信任下,一个领导干部本应发挥工作积极性,更加廉洁奉公,以期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
然而,“儒雅官员”却以落马的结局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突破廉洁从政的底线之后,腐败把这个昔日的政绩“名星”给侵蚀了,让其“身败名裂”,此时的结局,该令多少人不胜唏嘘与感慨?笔者觉得,从这名“儒雅官员”的身上,我们必须汲取必要的教训,才能够避免可悲的下场。
权力可以使一个人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也可以使一个人落入牢狱,成为卑鄙、可怜之人。如何从“儒雅官员”落马中汲取教训?一是要深刻认清“伸手”的害处。个人的能力及组织的信任,应成为工作的源动力,而不应成为“伸手”的资本,要有“伸手”必被“捉”的警示意识;二是要深刻认清权力的本质。权力是人民群众交给领导干部的服务工具,因此,要让权力服务于民,要让权力忠于党的宗旨,离开这些,就会使权力变异,使个人走入迷途;三是要深刻认清廉洁的必要性。清正廉洁是官员的底线与生命,只有保持清正廉洁,才能够使官德高尚,使人格完美,使生命光辉,反而,则会沦为金钱、权力及美色的奴隶,沦为可耻的“腐化堕落者”。
“儒雅官员”落马的深层警示是什么?”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宋·欧阳修《灵官传序》),在今天,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个人修养的锻炼。诚然,党性修养之事马虎不得,否则,“亡身”岂是危言耸听?权力与廉洁相系,才可以使一个官员具备铮铮铁骨及凛然正气。笔者希望,更多的领导干部能够真正的筑牢廉洁从政意识,能够更加坚定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能够从一个个落马的官员身上找到警示,避免重蹈覆辙。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