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权力真的可以承受“跪拜之重”?

权力真的可以承受“跪拜之重”? 
 朱 波  


  继去年4月13日辽宁庄河市海洋村村民在市政府门口“千人下跪”之后,我们在短时间内又见这种辛酸无奈的场面。为此,有网友质疑,究竟是百姓“腿软”,还是官员“心狠”?官员们的权力真的可以承受“跪拜之重”?
  媒体报道,3月21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现场,主持人宣布演出开始后,一名妇女忽然越过警戒线来到了淮阳县委书记任连军的面前,双膝跪倒,大声诉说“冤情”。一名警察和一名保安从两边冲过来,将妇女拖离现场。整个过程中,任书记竟然无动于衷,一直正襟危坐坚持观看演出。(3月21日《千龙网》)
  自古以来,国人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以及“男儿膝下有黄金”之说。如今在坊间,官员视为“影响稳定”因素的百姓,宁愿舍弃宝贵的尊严,把下跪当成讨“说法”的最后“稻草”,而这根“稻草”在没有得到舆论关注,也并不知下跪能否带来什么希望之时,笔者不禁要问,我们的国家总理都可以跟来自最基层、最底层的民众面对面对话,这样讲道理,还有哪一级政府,还有哪个官员,有资格拒绝倾听上访群众诉求,拒绝跟群众讲道理呢?少数政府官员还拿什么给那些下跪的百姓以慰藉?
  长期以来,一些群众在当地逐级反映问题,常因极少数干部敷衍了事被置之不理,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拖再拖、推来推去、不予解决。群众为了讨个“说法”,只好越级上访。可是,群众一越级上访,就被少数干部视为“影响稳定”的因素,把上访者作为“麻烦和刺头”的代名词,可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有没有仔细思考过群众为什么上访或下跪?
  群众上访或下跪,就是为了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力;群众上访或下跪,就是因为对自己所反映做问题还抱有政府可以解决的希望。现实生活中,恰恰就是这个权力和希望,让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习惯于高高在上、绷着脸说话的冷漠, 习惯于一种自上而下、缺乏温情的隔阂与不可触摸,习惯于“这事不归我们单位管”的部门间继续奔走的惯性下,被无型的侵害了。
  审视群众“跪官事件”,我们的官员完全可以平等地对待上访群众,认真解决他们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百姓求见时“挺身而出”;完全可以让最终的悲情和尴尬不会上演。遗憾的是,官员常规的权力运行机制没有履职到位,迫使百姓选择了非常规的动作——下跪!
  当坊间百姓把下跪当成自己最后的“维权稻草”,最应感到羞辱的应当是谁?希望台上高谈阔论的“官儿们”能够感觉到脸红,能够深刻反思——权力运行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的官员又何尝不可像东京电力株式会社鼓纪男社长那样——核电站震漏是“东京电力有责任”而公开向周边居民道歉呢?!
 
来源:求是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