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形象工程”把官员送进腐败深渊
警惕“形象工程”把官员送进腐败深渊
孙晓兵
孙晓兵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郑州市郑东新区的“操盘手”——原郑州市副市长、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海,日前因犯受贿罪,被河南省商丘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摘自3月30日《京华时报》
“形象工程”通常与“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相提并论,逐渐成为少数官员作风浮夸,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的代名词。现在时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般来说,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就那么三、五年时间,要是再不“只争朝夕”地“出形象、成规模”,可就“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了”。为了赢得时间,有的官员上任伊始,就马不停蹄地大干了起来。据说,有个城市的市长还没到任就设想出被群众称为“开膛破肚”的发展蓝图,结果搞的整个城市大兴土木,尘土飞扬,群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该市长未经调研就别出心裁地那么干,也许能出干出一些个人的“政绩”,但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是得不到群众认可的。
值得警惕的是,“形象工程”与“腐败工程”是一对孪生兄弟,往往是“偷鸡不成失把米”,害人又害己。有的官员,尤其是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干部,起初干事业的思想基础就不牢固,随着经济建设步入高潮,手中的权力也跟着放大,他们经不住不法分子拉拢、引诱,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成了腐败的俘虏。如,前面提到的原郑州市副市长王庆海,让郑东新区的经济建设走上了“高速路”,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之后,便开始得意忘形,居功自傲,多次收受某房产公司赠送的房产,累计多达1700万元,最终落得“把牢底坐穿”的可耻、可悲下场。
“形象工程”害死人。本来王庆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精明、干练、思维敏捷、待人谦和”,41岁就当上了郑州市副市长。偏偏他把“求发展”的标准定在 “出形象”上,这就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腐败的怪圈。为了“出形象”,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甚至行贿受贿……,很多官员因“形象工程”而发迹,又因 “形象工程”而毁灭,贪官王庆海的教训已经活生生地摆在面前,决不能掉以轻心啊。
写完这篇网评,正好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则廉政短信,题为《廉官十字令》,即: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赞誉,五湖四海,六神镇定,七情安然,八路作风,九泉无愧,十分可贵,读了颇有感触。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了以上十点,就不会再为搞“形象工程”而瞻前顾后,耗尽心思了。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