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外包公务防腐败”实在很天真

 
“外包公务防腐败”实在很天真
 
曹林


  近日,山东多部门联合推出新举措,将公务活动委托旅行社办理,严禁旅行社提供与公务活动无关的服务,不允许安排公费旅行。据市场调查,把公务活动委托给旅行社办理费用将可节约 15%至30%。(4月11日《新京报》)
  看到以外包公务活动的方式防腐败,我实在忍俊不禁,又说这样将可节约费用,我简直要捧腹大笑了。
  不知当地有无看过这样一条消息。安徽省副检察长徐文艾因违规组团出国旅游,在芬兰机场办理入境手续时芬兰边防局以“该考察团邀请函系伪造”为由拒绝其入境。安徽后来在反省时称,徐文艾事件后,政府已注意到中介机构在官员公费出国旅游中起到“帮凶”的作用,随即下文,禁止公费出国(境)培训团由旅游部门或旅行社承办转包。
  旅行社在公费旅游上“帮凶”帮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调查,官员出国游在国内已形成一个竞争激烈的巨大市场。北京旅游局一位官员介绍,目前专门从事公务出国的旅行社已有上百家。为了给官员们“减负”,旅行社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安排行程、办理邀请函到代写出国申请,归国后还代写考察报告,想方设法帮官员想各种骗取补贴的名目。
  山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并宣称能节省费用,这种对周遭事实充耳不闻的姿态实在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将公务活动委托旅行社办理,无疑是想借市场化操作手段来省钱,也是寄望旅行社来监督公务出行。可残酷的事实早就证明,这种逻辑实在无比天真。
  不错,旅行社一般是市场企业,能节约成本。可别忘了,他们更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经济人,为了赚钱,旅行社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当公务出行这个肥肉放到旅行社面前时,他们很容易与官员结成一种默契的利益联盟。旅行社帮着官员出国玩好,而官员默许旅行社多赚钱,两者双赢,反正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利益之下,旅行社和官员有一种天然的动力联合起来,去将公务活动变成一种旅游,官员得利,旅行社得利,纳税人又不在场,他们凭什么不这样做呢。寄望节约15%至30%费用,实在是异想天开。只有公民,才会是最称职的监督者,因为花的是他们的钱,这种事情,永远是花谁的钱谁心疼、谁最有监督热情。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