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麻木与冷漠当根治

 
麻木与冷漠当根治 
 
钟海涛
   4月19日,一篇讲述两年前河北某县县长出行警车开道,所乘车辆肇事后扬长而去的帖子出现在天涯社区等各大网站论坛,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4月20日,这位县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发后,他没能及时下车救治伤者,的确不合适,“我向孩子本人道歉”。一句简单的道歉,迟来整整两年,引起更多人的质疑和不满。
   这一事件看似偶发,实质上恰恰暴露出,当前某些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麻木不仁到令人堪忧的地步。如果任由此种风气蔓延发展,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危及党的事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何防止并克服某些官员的冷漠与麻木症状?笔者以为,首先,要对党员干部进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如果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铭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就不会出现所乘车辆闯红灯肇事后不但不下车察看伤者情况,而是淡定地在众人的簇拥下扬长而去的场景。
   其次,要引导并督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官德”是以德治国的关键,担负着“化育民德”的重任。判断一名干部是否有为“官”之德,主要看他一事当前是否首先考虑广大群众的利益。在干部选拔任用之时,就要重用那些切实为群众谋福祉的干部,让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的好坏,周围的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发挥群众的智慧,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防那些“低德”者滥竽充数。
   再次,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他们的工作作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干部作风监督考核机制,督促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并检验他们的服务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对于那些作风飘浮、玩忽职守,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置之不理的昏官、庸官、懒官,要严格责任追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撤换,严肃查办。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