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反腐岂容“扬汤止沸”?
廉政反腐岂容“扬汤止沸”?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近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5月29日)
我国从上至下各地党政机关都会实行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笔者思考的问题:在整顿中多数是只敢抓本辖区、本单位内的“小鱼”、“小虾”,不敢对辖区或单位的“大鱼”下手,仅仅停留廉政反腐的表面,而难以将廉建工作务实推行。
我国目前主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通常在本辖区、单位内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最终决定权,这一方面可以强化领导,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一把手权力过大,在本辖区、本单位内缺乏相应的实质性的监督,缺乏实际有效的权力监管,往往出现即使下属在遇到领导出现问题时而不敢过问。官大一级压一级,官小一级扛一级,故而真正落实惩处的也只是拿下面的部门、下面官小一级作为反面教育典型来抓。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在工作和生活中,仍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诱惑,仍然可能存在腐败的土壤。换届、选拔考试等,总有那么一小部份人心思格外“活泛”。他们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以各种方式到处拉票:有的四处联络,拉帮结伙;编造谣言,诋毁他人,抬高自己;有的甚至送钱送物,明目张胆搞贿选。这些投机钻营行为,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使得风清气正的环境风气难以成型。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举措,是关系到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第一,完善监督监管机制。立完善工作目标检查与监督、换届选举程序监督、重大工程项目监督等监督制度,防止“一把手”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要建立健全“内外双重”监督机制,不只是来自我们党内,还应扩大到广大的劳动人民,广大群众百姓。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使“一把手”真正的处在人民的监督之下。这就需要赋予人民更大的权力,使普通百姓手中有更多可以决定官员的去留的“选票”。
第二,提高廉政文化修养。如果一个干部自身素养都没有得到提高,何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需要各级部门积极扎实开展基层干部廉政教育,坚定廉政理想信念、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从政宗旨;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我国古代的典籍中吸取优秀的文化精髓。我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保存了大量的为人处世的精湛哲学思想。通过提高“一把手”自身廉政文化修养,为廉洁从政带好头、领好路。
第三,健全民主法制法规。纪检部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拓宽监督渠道,增强人民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要深入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全面受教育的水平,使普通老百姓更有思想,提高参与民主建设的水平,这样才会更好的做到有话讲,讲话之后不害怕。同时保护人民的发言权,使人民敢于讲话,并且真正的敢于讲真话,以此更好监督反腐倡廉工作。 (网友:蜗牛的背壳)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