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天价粽子”承载腐败
警惕“天价粽子”承载腐败
尹卫国
尹卫国
端午节就要到了,“天价粽子”又粉墨登场。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场上搭载紫砂壶、茶叶等礼品盒的粽子售价至少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其中一款1780元的天价粽子让人“垂涎欲滴”,古香古色提篮设计的包装分三层,第一层是牛肉、豆沙、枣、百合海鲜4种口味的粽子各6个;第二层五福饼1盒、茶宝1个、盖碗1个、竹筒茶1个;第三层则是古越龙山十年陈酿一套。这哪里是在卖粽子,分明是在卖酒、卖茶叶茶具、卖豪华包装。当然这奢华粽子与价格不菲的名酒、名茶相比,粽子只能算是附属产品,是小小的点缀,是一种“旗号”,商人知道只有打着这传统佳节旗号才能收获暴利。
显然,这“天价粽子”主要是针对公款消费,商家不仅懂得豪华、过度包装的价值,把小小的粽子打扮得 “雍容华贵”,更心知肚明卖粽子是假,搭车销售高档、昂贵礼品牟取暴利是真。而那些不惜一掷千金的公款消费者,也深知小小的粽子不值几文钱,借买粽子“套购”高档礼品甚至拿回扣,才是端午节的真正“意义”。
追溯端午节,起源于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千百年来粽子演绎和寄托着多少美好的情感,可是包装华丽动辄千余元的“天价粽子”不仅浪费资源,更成为节日腐败的载体。
遏制“天价粽子”需要双管齐下。首先政府要出台限制粽子豪华包装的标准。前几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曾联合发文规定月饼包装不得超过月饼本身价值的25%;月饼销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这一措施使大行其道的 “天价月饼”有所收敛。但如今“天价粽子”又公然现身,而管理部门对此尚无硬性约束,无疑是个缺憾。
其次要釜底抽薪阻断公款消费。“天价粽子”充斥市场是因为有公款购买力支撑,搭配昂贵礼品的所谓粽子大都是用作拉关系送人的,是一种贿赂行为。建议纪检监察部门睁大眼睛,调查一下是什么人买 “天价粽子”,又贿赂给了哪方 “神仙”?并予以曝光和处理。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