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莫让“官架子”成为干群关系绊脚石

 
莫让“官架子”成为干群关系绊脚石 

 
  有那么一些官员,因受封建“官念”的影响太深,仍以人民的“父母官”自居。台上拿腔作调、哼哼唧唧地讲“官话”,而台下则扭怩作态地迈“官步”,有的则人车未到电话先行,每到一地兴师动众,前呼后拥,煞是热闹。
  按理说,官越大,其架子也越大。但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一些位高权重的大官,反而平易近人的,而一些官不够品,职低权轻的小官,甚至一些基层的干部,架子反而更大,在众人面前更神气活现。这正应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话:“阎王好见,小鬼难求”
  有些干部由于长时间习惯于在办公室作决策,习惯于小车里看群众,习惯于高高在上作指示,因此不习惯与群众打成一片,从而更显得“官架子”十足。对属下他们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在一般老百姓面前更是骄横拔扈,不可一世。对这些官气十足,架子特大的“官”虽然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但老百姓却是深恶痛绝的。
  为什么一些官员对摆架子乐此不疲呢?原因有三:
  一是心虚。这些人也知道自己的权力有限,但又很想抖一抖当官的威风,怕别人不服,于是便祭起了“架子”这副法宝。
  二是无能。越是无能的官员,其架子也就越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肚子里没什么学问,只能“拉架子作虎皮,包起自己去吓唬别人”。
  三是宗旨观念不强。这些人当了官以后,便认为自己已经是人民的“主人”了,在“仆人”面前,不拿出点架子来行吗?
  孰不知: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机关作风形象,老百姓就直接视之为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基层的矛盾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这些犯“官架子瘾”的人,以他们的“架子”拉大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离间了党群关系,堵塞了党和政府“纳谏”的言路,他们长此以往也会成为众人唾弃的孤家寡人。奉劝为官者牢记党的宗旨,铭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八字箴言,请放下你的“官架子”。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