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三公经费的命题 答题者不能“惜墨如金”

三公经费的命题 答题者不能“惜墨如金”


  自今年5月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决算以来,在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期待中,一些部门开始陆续晒账本。截至7月20日,已有45个部门公开其三公经费开支,但仍有中央部门千呼万唤不出来,从而引起公众强烈不满与质疑。与此同时,从已经公布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广大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期待相距甚远。(7月20日《金融时报》、新华网)
  让中央部门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决算,应当说是一项史无前例、开天辟地的事。虽然已经公开的三公经费账本,与民众期待尚存差距,但即使是拖拖拉拉、扭扭捏捏、布满质疑的公开,也算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表明行政契合了时代文明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势不可挡。
  已经公布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中,有诸多公开的细节性问题存在是不容置辩的,这不应该归结于已经公开的中央部门,而是责在出题晒三公的国务院。因为前无先例,又无国际惯例可接轨,更由于时间紧迫,国务院对三公公开的细节缺少规范,答题者虽不离题,因既不可抄袭他人,又不敢冒昧出新,大多惜墨如金者,蜻蜓点水,公开的内容少之又少,没有可比的信息,难免让人觉得了尤未了,不尽兴反而扫兴。
  晒三公账本,除了谁先晒、谁后晒,时间上应当依序进行外,理应有格式化模板及规范的操作程序。这一规程的制定者和审查者,非国务院莫属。国务院应当统一制订三公公开的格式表,明确必填项目和选填项目,同时,对三公公开的说明书也应列明具体内容,包括部门机构数、总人数,公费吃喝次数、标准、人次,公车数量、费用、新购置公车数量、标准,是否经某部门审批,公费出国人次、出国频率、费用标准等等。除了有上年实际数及分析,还须有往年对照数和本年预算数及原因。同时,应公开自收自支的小金库情况,聘用非正式人员情况等。有了这样的格式化模板,在公开前,再辅以国务院的审查,可比性、可信度提高了,人们对公开的质疑就相应减少了。
  三公经费公开是一新生事物,实现“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引导公民依法监督行政,路还很长。对三公公开情况,国务院应做好引导、教导及其训导工作,该表扬的及时表扬,该批评的毫不留情。相信我们共同不懈的努力,会赢得更好的明天。(卞广春)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