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10年1800万的小巨贪咋炼成的?

10年1800万的小巨贪咋炼成的?

  10年间,小会计刘迪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方式贪污挪用公款1800多万。7月26日上午8时30分许,益阳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里,座无虚席。备受社会关注的赫山区地方税务局原计划财务科经费会计刘迪贪污、挪用公款案一审在此公开开庭审理。(7月27日《潇湘晨报》)
  解读新闻中“小会计”、“10年”、“1800万”等关键词,也无怪检察官“惊骇”不已。在我看来,刘迪疯狂作案达100多次,年均180万,月均15万,日均5000的贪污挪用“大手笔”,足可载入中国最小级别官员的贪腐“吉尼斯纪录”了。面对如此咄咄怪事,人们禁不住要问:这位地税小巨贪是咋炼成的?
  不可否认,刘迪10年贪挪1800万且长期不倒,固然与其拥有职务上的特殊便利、贪腐手段日益精进有关,与其“贪财、贪色、贪赌”,道德畸变,生活腐化等主观原因有关,更多的则是与所在单位领导同流合污,家长对其刻意放纵,单位资金管理混乱,财务制度“牛栏关猫”,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等“人祸”有关。
  这么多年来,刘迪将赃款全部用于和小男友赌博、购物、高消费挥霍,像个大姐大一样过着潇洒自如的畸形生活,早就留有蛛丝马迹——2005年4月,刘迪得知本单位进行财务清理,将自己贪污、挪用公款的情况告知本单位领导及父母,在本单位领导承诺不追究责任的情况下,刘迪父母资助,归还了240多万元。
  如果说家长的“放纵”情有可原的话,单位领导对其“格外开恩”更耐人寻味,让人想起官场上种种“潜规则”:处于关键岗位的小会计,大多是领导的“钱袋子”,许多行为都带有“为领导服务”意志,且掌握着主要或主管领导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成了一条利益链条上的蚂蚱,不放纵、保护他(她)那实在是难。
  笔者的“猜测”在新闻中也得到了证实:赫山区法院将对三位赫山区地税局官员以涉嫌犯玩忽职守罪进行审判。不过,仅以“玩忽职守”来给相关领导治罪,却难以让人信服。如果领导屁股上没沾“屎”,出污泥而不染,为何要对刘迪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关爱有加、特别“保护”?
  俗话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刘迪沦为阶下囚,那是咎由自取。不过,仅仅对刘迪高扬法律的利剑,无疑有失偏颇。需反思严格的财会制度、威严的纪检、审计检查为何成了“牛栏关猫”?如果不铲除小会计坐大养肥的土壤,不顺藤摸瓜揪出那些同流合污的大小“保护伞”,10年贪挪1800万的闹剧还会粉墨登场。(高福生)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