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萝卜招聘”为哪般

 
“萝卜招聘”为哪般

 
 
  近日,一篇题为《2011年8月庐山管理局“超级舞弊门”事件》的帖子出现在天涯社区等网站上,内容直指江西庐山管理局在今年8月份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徇私舞弊,网帖公布的笔试入围人员名单详细注明了干部子女成绩及领导干部的职位,从这份名单里可以看到,今年庐山管理局招聘的11个事业单位的职位考录笔试中,有5个单位的第一名都是当地领导干部的子女。(新华网南昌8月9日电)
  “萝卜招聘”是网友对“量身定制”招聘干部的一种形象比喻,主角多为年轻的应聘干部,父母为有权的官员,这些领导首先根据自家“小萝卜”的条件设岗招聘,笔试落后就在面试上想办法,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大萝卜为小萝卜挖了一个坑。”最终领导子女必定将“脱颖而出”,其他“闲杂人等”均为陪太子读书的“炮灰”。
  公开招聘已经成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选拔人才的必由之路,以其公平、公正的操作模式和高效、快捷的办事风格,深受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青睐。大体来说,公开招聘要经历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录用等几个环节,把应聘者置放在同一标准框架里,严格把关每一道程序,有利于筛选出岗位所需的最佳人选,同时也卡死了那些官员妄想通过不当途径安置子女、亲属的路子,保证了公开招聘工作的透明度。
  有些人开始怀揣三种动机进行招聘投机:一是自我认知过高,认为自己位高权重,操纵考试小菜一碟;二是对子女能力认知过低,担心自己的子女在社会竞争中惨遭淘汰;三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收受了别人贿赂,不得不 “破釜沉舟”,铤而走险。这些官员想方设法在公开招聘的某些环节上动歪脑筋,以达到利己目的:有的在笔试环节之前做文章,从试卷入手,千方百计搞答案,争取让自己的子女“赢在起跑线上”;有的在面试环节做手脚,找考官,请吃饭,送礼品,将面试过程弄得“水气冲天”;有的在公示环节搞猫腻,大肆散播不利于竞争对手的谣言等等。“萝卜招聘”就是其中鲜明的例子,破坏了公开招聘的初衷,严重损害了广大应聘者的利益。
  相关方面应该进一步规范公开招聘的程序,严格保密,严格筛选,至于那些温室的萝卜们,奉劝一句:既然是公开招聘,就不应该害怕公平竞争,只要有能力,就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总之,“萝卜招聘”的闹剧还歇歇了,希望以后也不会再有 “白菜招聘”、“冬瓜招聘”之类的无厘头词语来聒噪耳膜。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