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不怕干部年轻 就怕暗箱操作

 
不怕干部年轻 就怕暗箱操作
 
薛世君

  都说“年轻就是资本”,可对某些人来说,年轻倒成了麻烦。井冈山市副市长杨春霞就被曝1993年投身工作时只有16岁,遂引发质疑,有网友怀疑其“是不是上面有人”。(9月28日《南方日报》)
  尽管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说,这与上世纪80年代的教育情况有关,当时小学五年制,且有“中师”,杨春霞16岁“中师”毕业分配至小学任教顺理成章。但网友不依不饶,似乎铆定了这事儿有“猫腻”。此前,湖北宜都市“25岁美女镇长”牟阳、山东新泰市23岁副局长王然、湖北宜城市29岁市长周森锋等,也均因走马上任时年纪轻轻而引发诸如“领导儿媳”、“官二代”、经验少资历浅等猜测质疑。
  按说,年轻不是问题。甘罗十二岁拜相、周瑜十四岁封将,都被传为历史佳话。而且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便开始实行干部年轻化政策,为的就是干部结构的合理化,确保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现在有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了,网友反而穷追不舍似乎有失偏颇,不过综观类似事件便可发现,公众这么质疑,并不是说二十来岁就不能当局长、市长,也不是说官员子女亲属就不能从政,只是强调,提拔过程应该有足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种“条件反射”,皆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前的很多提拔招聘“事故”,已经奠定了公众不信任的心理基础和质疑惯性。比如在一些地方,干部“年轻化”被过度执行,变成了“低龄化”,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没阅历也没资历。再如,提拔招聘时常缺乏充分的公开、透明、公正,乃至“萝卜招聘”、“量身定位”等丑闻屡见不鲜。
  这样的事情一多,公众便产生了“公正焦虑症”,再有年轻人被提拔,便对其“背景”产生“习惯性猜想”,近乎本能地揣测:这么年轻的干部得到超常规提拔,有没有“拼爹”、是不是有双“隐形的翅膀”?有没有暗箱操作?程序是否公正?一言以蔽之,就是担心“官二代”们像“洗钱”那样“洗官”,与其说大家是质疑某个人,不如说是担心选拔不公正、不透明,害怕干部年轻化政策被曲解利用。
  所以说,消除质疑的关键不是解释年龄问题,而是确保选拔的公正。“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暗箱操作”比地狱还要黑暗,屡被愚弄伤害的公众,再也“伤不起”。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