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为何总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话题
“强拆”为何总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话题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纠风办等四部门会同有关省、区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部门对今年上半年发生的11起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问责57人,其中副省级1人,市厅级4人,县处级20人,乡科级及以下32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1人。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违法强拆致人死亡一案中,由于强拆,致使未及时撤离的被拆迁人刘淑香(女,48岁)被埋窒息死亡。监察部责令长春市政府向吉林省政府并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令长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据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看到这组数据,我们总也高兴不起来,尽管我们对一些强拆事件进行了处理,也问责了一些人,“监察部责令长春市政府向吉林省政府并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令长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但为何总有一些强拆使人致死,或致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令人不忍卒闻。我们要问:强拆,为何总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话题?
目前,拆迁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无论如何,拆迁总是要进行的,但为何拆迁中总是发生一些令人痛心的事呢?我想,如何没有利益的存在、没有扭曲的政绩观,所谓强拆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
一此地区或部门领导扭曲的政绩观导致违法强拆的发生。我们一些领导一到某地任职,首先要弄出点成绩,成绩何来,最快捷的方式是搞基础建设,不管符合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只要能立马见效的政绩出现。于是,违法征地拆迁、农民的被迫上楼也就应运而生。劳命伤财,严重破坏了群众的生活、损毁了百姓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当然想出成绩,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如果脱离实际,不顾民情,动机不纯,那样的强拆必然会出事。
巨大的利益诱惑造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实行强拆。一些单位领导知道拆迁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这个利益谁得,无非或是部门、或拆迁公司、或是少数领导从中渔利分成。如果少数领导在巨大利益面前,不能保持一颗公正的心,不是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而是与一些企业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那么,强拆就会在维护政府利益或保持改革势头的美名下,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不顾,出现一些令人揪心的事件。可以这样说,在每一起强拆事件的背后,除了违法强拆责任外,一定会有腐败案件的存在!
责任感的缺失,服务主体的改变导致了强拆不合法的盛行。我们说改革的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然而,当我们的行为违背群众意愿时,服务的主体发生改变,服务的宗旨出现的偏移时,你想,强拆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在实行强拆的时候,我们问自己了吗?我们为了谁,服务谁。当责任感缺失,只顾个人前途,只顾上级领导的意图,只顾死板教条地维护所谓政府行为,我们一些领导已经完全颠倒了服务的主体,丧失了责任感,强拆也就成了使干群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和导火索。
目前,面临不能回避的强拆话题,我们希望领导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以法治国,不要以个人意愿作为处理拆迁的依据,让拆迁真正成为群众希望的事,成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益举,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件善事。那样,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人们也许有的只是赞许和钦佩。(管荣保)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