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为“破格提拔”窘境号脉解围

为“破格提拔”窘境号脉解围
车景春 

 
  近年来,最年轻市长、“80后局长”、“25岁美女镇长”等一经批露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也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而官方对“破格提拔”的回应已无法打消公众的质疑。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规定》,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对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因此破格提拔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本无可厚非,问题不在于“破格提拔”,而在于对“破格提拔” 缺少公开透明的体制、机制的质疑。笔者认为应该从公示破格提拔的依据、民意测评、完善阳光选拔程序、握好破格提拔应该节奏等方面入手号脉解围。
  公示破格提拔的依据接受公众的评判。舆论的质疑,并非反对干部年轻化,也不是跟某个人过不去。由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等原因,对破格提拔上来的干部,大家会有质疑是难免的。对他们家庭背景的各种猜测,也许是道听途说,但公众心存疑虑,只是因为对干部选任程序不了解、官员信息不透明的担忧,以及对上升机会不平等的焦虑。要消除这些不信任,必须通过更多的公示公开,让公众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将“破格”提拔的依据和条件向公众晒一晒,接受公众的评判。
  引入民意测评作为选拔干部的风向标。要考虑群众的公认度。要确立一种导向,没有群众认可的干部不能走上领导岗位。至于官员考察和评价的标准,除了公示个人信息,接受公众监督之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更不应缺席。官员为官一任,实际政绩和表现如何,当地干群尤其是“利益关联方”最有发言权。让民意真正在考核中占更大权重,才能解决部分官员“眼睛只向上看”的问题,遏制以权谋私和用人腐败。
  完善阳光选拔程序彰显公信力。“破格提拔”不等于“违规提拔”,因为“破格提拔”本身也有一定的“格”。按照相关规定,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从“破格提拔”的程序来看,关键是要公开透明,唯有公开透明,方能接受组织监督和公众监督。可在近年来,一些所谓的“破格提拔”,往往成了暗箱操作。因为“萝卜招聘”和“违规提拔”的屡屡发生,才使得“破格提拔”极易成为“权力寻租”和“权色交易”的敏感地带。在这种敏感地带,更需要阳光照射。否则“违规提拔”的组织原则难免被各种潜规则取代。破格提拔干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部选拔任用必须依照《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掌握好破格提拔的节奏更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在年轻干部破格任用过程中,要消除众多网民围观、媒体热议和群众质疑,把握好破格提拔的节奏很关键。要让年轻干部在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多经受一些磨炼,在群众中树立一定威信再提拔更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