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莫成“全家腐”
“全家福”莫成“全家腐”
向贤彪
向贤彪
我国许多家庭都有照“全家福”的习惯。每当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拍张合影,体现家庭和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城建综合开发办公室原主任乔志东也不例外,他年年都与家人照“全家福”,但却没有把“福”留住,结果因“全家腐”导致自己和家人皆锒铛入狱。
在我们身边,“全家腐”绝不是个案。近年来,伴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些腐败分子认为自己亲临一线搞腐败风险太大,于是就把目光瞄向家人和亲属,让他们充当“二传手”进行“曲线腐败”,结果就出了全家老小齐“腐败”的现象。
近年来,“全家腐”现象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认为亲情关系可靠、放心,常常心领神会,一拍即合,于是家庭或家族就成了亲情维系下的利益共同体;其二,认为可规避法律的约束,一旦东窗事发可以有“托辞”和“退路”,可以装糊涂,一推了之;其三,认为可与家族成员分享利益,以显示有权的“实惠”和“荣耀”。如此,不少贪官就迷上了此道,不仅自己贪腐成瘾,而且还利用亲情关系编织腐败关系网,扩大腐败队伍。此种现象的蔓延,不仅增加了查办腐败案件的难度,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还会给更多的家庭带来悲剧。
人们常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家庭是由亲情联系起来的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凝聚活力的源泉。家庭幸福的基本前提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安宁,需要心理的平衡,需要有安全感,而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家风,有赖于遵纪守法。一旦突破了法律的底线,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那必然就会埋下“定时炸弹”。未爆之时,终日担惊受怕、夜夜恶梦,没有半点安宁与安全可言。一旦爆炸,凡有牵连者一个也脱不了干系,最后都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两千多年前,一位叫老聃的智者说过:“福兮,祸之所伏。”人们都有祈福盼福的愿望,但千万别忘了那个藏在“福”字背后的“祸”字。靠奉公守法、辛勤劳动换来的“福”当享受,倘若违法悖理、损人利己的“福”,非但不能享,还须竭力避开,否则就会“祸”字临头。由“全家福”到“全家腐”,走的就是一条腐败“家庭化”的不归路,既祸国殃民,又祸害家庭。
良好的家风是抵御“全家腐”的“挡风墙”。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生活小节上也要严格自律;不仅在单位要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形象,在家里也要堪称表率。同时还要从严治家,严定家规,管好家人。家庭成员之间也要相互监督,经常提醒,不给任何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廉向上的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全家福”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条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