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食堂”值得推广
“廉政食堂”值得推广
○赤心木
○赤心木
今后在河南许昌,乡镇接待上级检查指导人员,一律安排在乡镇机关“廉政食堂”就餐,不上烟酒,且用餐标准每人不超过30元,各乡镇不得巧立名目到赢利性餐馆进行公务接待。根据许昌市今年10月下发的《关于规范全市乡镇机关公务接待推行“廉政食堂”的意见》,全市各乡镇要在11月1日前结合各自实际建好“廉政食堂”,实现公务接待定点用餐、定额支出、定员陪同。 (11月24日 《工人日报》 )
曾几何时,“吃喝不犯法,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成了一些公款吃喝者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以至于我国公款吃喝之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甚至逐渐成为有些干部之间相互吃请玩乐、跑门子、拉选票、建立所谓‘人脉’关系的主要方式,成为公私交易,权钱交易的平台。
有报道显示,当前全国公款吃喝开支达到了9000亿元。公款吃喝耗费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更有百姓感叹“公款一顿饭,百姓几年粮”!公款吃喝者吃馋了嘴、吃发了身、吃懒了筋骨,助长了铺张浪费、消极腐败之风的蔓延。纵观腐败案件的全过程,许多都是因公款大吃大喝,引发思想蜕变,产生腐化堕落,导致贪污腐败。因此,公款吃喝也被称为“酒桌上的腐败”、“嘴巴上的腐败”。
一边是生计艰难的百姓,一边却是吃得满嘴流油的官员,公款吃喝的盛行与蔓延,它不仅仅影响了机关干部的声誉,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财,更为严重的是吃坏了党风、喝痛了民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腐蚀干部、疏远干群关系的顽疾。多年来, 国家为遏制公款吃喝出台了不少文件、规定,但“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最根本的原因是止公款吃喝只是停留在喊一喊,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或者说是措施制定了,要么针对不强,要么只停留在纸,根本就没有实行之。
“廉政食堂”的设立遏制了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问题,有效预防和解决了餐桌上的腐败。“从‘廉政食堂’的实践来看,防止铺张浪费、减轻基层接待负担的效果非常明显。”许昌市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市78个乡镇建起了“廉政食堂”后,以往到酒店、餐馆记账吃饭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乡镇接待费用平均节约四成以上,按每个乡镇年节约经费3万~5万元计算,全市乡镇一级每年就可节约接待经费300多万元,而节省下来的钱能够为基层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廉政食堂”的做法,既可倡导节俭、廉洁的优良传统,又有利于刹住吃喝接待风,进而达到减轻财政负担、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干部作风、打造清廉政府的目的,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可以说,此举是一举多得。我们各地各级机关部门都应该多学习“廉政食堂”的做法,把有限的资金节省下来,多为群众办些实事好事。同时,严格实施监督管理和考核,形成了“廉政食堂”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廉政食堂的使用效率,真正将“廉政食堂”打造成为展现干部廉洁从政形象的又一重要平台。
当然,廉政不仅仅是取决于某个制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抑制公务消费等腐败,关键还在于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提高执行力,切实将廉政制度落到实处,才能达到有效防腐治腐的根本目的。
当然,廉政不仅仅是取决于某个制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抑制公务消费等腐败,关键还在于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提高执行力,切实将廉政制度落到实处,才能达到有效防腐治腐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