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最牛烟草局长”还能牛多久?

 
 
“最牛烟草局长”还能牛多久?
 
沈宏胜

  广东省汕尾市烟草专卖局长被网络曝光3年间进出港澳65次,涉嫌违法持有两本不同名字的护照。他还被人曝光倒卖高利润名烟牟取暴利,违规调入和提拔亲友30多人,“天价招待费”涉嫌豪华消费等,被网民称为“比最牛烟草局长还牛”。 (2011年1月6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最牛烟草局长”疑局三问)
  从新华社记者调查的这篇报道看,无须笔者再追叙什么了,只道是“最牛烟草局长”究竟牛在哪?既然事实已经“真相大白”,网民在网上发的帖子与所说的事情吻合,那么作为被媒体曝光的单位为何以“自我调查”作搪塞而拒绝记者的采访呢?中央领导在多种场合下都明确指出,各相关单位对于记者的正常采访,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采访,而应当主动积极配合采访。新闻主管部门也有这个要求。其目的就是加大舆论的监督,让公众有知情权。那么作为被调查的单位,相反还以某种理由为借口,拒绝接受采访。这就不得不让人生疑。在社会增大透明度的今天,竟然还发生这样的事,何以能让公众心服?不必再问了,被网民称为“比最牛烟草局长还牛”的烟草局长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拒绝采访的,以“自我调查”为由头的相关单位可能还另有什么“算盘”。
  其实被曝光的烟草局长并不牛,牛得是有人在为其“撑腰”,在为其打掩护,有人为其充当了“保护伞”。俗话说得好,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既然被采访的相关单位认为网民举报失实,那么为什么不能公布事情的经过,不敢正面面对新闻媒体,面对公众,为什么找借口拒绝采访?拒绝采访,拒绝曝光就能掩盖真相?殊不知,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果被媒体曝光的烟草局长,真像网民举报的那样,有涉嫌违法持有两本不同名字的护照。他还被人曝光倒卖高利润名烟牟取暴利,违规调入和提拔亲友30多人,“天价招待费”涉嫌豪华消费等事实,那么其所在单位该承担什么责任?这样烟草局长若不清除烟草局,那么还有公理,还有舆论监督之声?群众又怎么看?
  笔者以为,与其说记者的三问,公布了事实的真相,不如说把问责权归还于公众。让公众评判,被公布事实真相的烟草局长还能牛到哪里去?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