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带现象”当整治
“裙带现象”当整治
1月30日,有网民发帖举报广东清远盐业总公司裙带关系复杂,违规提拔干部,变成“领导干部之家”。据调查,这里除两位副总经理的妻子在公司内任职外,总经理谭红卫的侄子、同学亲属以及公司内某些中层干部的妻子、堂弟等也都占据重要岗位,这些人总数达15名之多,网帖形容说,这是将企业变成了“领导干部之家”。
无独有偶,君不见,个别权力部门的“首脑”,常常背地里与另一个权力部门的“头头”达成协议:你让我的“爽姐”管财务,我安排你的“靓妹”掌现金,你提拔我的老兄升“副处”,我让你的表弟成“正科”……真可谓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原河南省许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国华,在收受贿赂1259.4万元人民币和2000美元的同时,先后相互安排“亲信”近60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据了解,这种“裙带现象”主要由三条“路径”:首先是在单位竞争上岗时,两个部门的“首领”各自“心领神会”,迅速进行“地下活动”,利用“假公开、假竞争”的伎俩,呈现出“雾里看花”的场面,表面似乎“符合程序”,而背后却是“心怀鬼胎,另搞一套”。这种做法是 “程序走了,官也卖了”;其次是在“晋级”或岗位调整时,只要一方要求“晋级”或调整的岗位得到满足,另一方也会“煞费心机”地照顾对方的亲属,以达到“你乐我趣,大家都好”之目的。再次是在机构改革和调整工资时,利用“暗箱操作”的手法,互相给对方以“油饼”、或“蛋糕”。为其名曰:“来而无往非礼也”。
“裙带现象”所产生的“后患无穷”:其一,它导致了职工队伍素质的“下滑”。在这些“亲信圈子”内,多数人不学无术,文化知识匮乏,业务素质低下,如通过正常渠道“上进”是“前途渺茫”。可就因为这部分人有关系、有“根子”,他们在单位里,头顶上却显示着“光环”,从事着管理人、财、物的“要职”,以常给工作造成多种失误和影响。其二,它加剧了一个单位内部人浮于事。因大量安置彼此的“亲信”,且又大多消化在管理岗位,从而使管理层面人满为患,工作一线严重缺人,职工们怨声载道。其三,它破坏了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在“关系网”的掩护下,一些思想不纯、作风不正的人乘机徇私枉法,拉帮结派,唯利是图,尔虞我诈,造成整个单位不稳定,缺少和谐氛围,工作效率日趋下降。
“裙带现象”是领导干部牟取一己私利而结成的小圈子,是几千年封建残余毒瘤的“变种”、滋生和延续,它不讲政治,不讲正气,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这种做法看似隐蔽,其实,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暴露无遗。其结果必将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助长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可以说是官场上的一大腐败现象。
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认真落实党中央新近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采取强得力的措施,对“裙带现象”这一“顽症”进行彻底“整治”,并杜绝其滋生蔓延。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